日本IT精英突发脑出血绿色通道紧急救治

时间:2022-3-2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6月28日清早,日本一家跨国公司IT精英、35岁的麦克(化名)在大连出差途中,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被同事紧急送入我院急诊室,头颅CT检查发现为颅内出血,收入神经外三科。

神经外三科张波主任分析认为,患者年轻,又没有特殊病史,出血原因蹊跷,大脑动脉瘤可能性大,紧急施行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左侧颈内动脉上一大一小两个动脉瘤,大的如“花生粒”大小,上边明显可见破口形成的子瘤;小的如同“绿豆”大小。

术前CT脑出血

造影证实两个动脉瘤

动脉瘤如肥皂泡极易破裂

这么年轻的患者,一条血管上同时出现两个动脉瘤,考虑“血泡”动脉瘤的可能性比较大,“血泡”顾名思义为瘤壁薄的就像“肥皂泡”一样,极易破裂。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破裂风险都极大。但患者病情危重,如果不紧急手术塞上破裂的动脉瘤,随时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率极高。

国际SOS专家认为转回日本途中风险极大

王东生医生向患者同事详细的讲解了麦克现在的病情、造影结果及手术方案。单位同事立即联系日本、韩国医疗方面的专家,仔细研究了麦克的病情,认为这个动脉瘤手术难度极大,建议回到日本找脑血管方面的顶级专家手术,但同时也不能保证麦克在返回日本途中再次动脉瘤破裂出血,国际SOS方面的医疗专家也认为转运过程风险极大,难免途中再次出血出现意外。

紧急实施手术患者脱险

麦克单位同事经过咨询中国北京的专家,认为在我院行介入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神经外三科脑血管病团队已经完成大量类似疑难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有保障,建议选择我院立即急诊手术。麦克单位同事再次征得麦克日本家人的同意并授权后,毫不犹豫签署了手术相关文件。导管室准备就绪、麻醉师到位,当晚19点实施急诊动脉瘤栓塞术。

术后动脉瘤完全栓塞

手术的过程惊险不断,术中填塞大动脉瘤时,唯恐破口再次破裂出血,小心翼翼填塞每个弹簧圈,大约40分钟完成大动脉瘤的致密栓塞,但填塞小动脉瘤难度极大,瘤体越小微导管越难到位,越难稳定地留置在瘤腔中,而且为宽颈瘤体,放入弹簧圈很难保持稳定,一旦掉入血管中栓塞其他动脉血管,将产生不可预料的风险。因此选择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案。用支架将弹簧圈固定于瘤腔内,同时支架像“钢筋”一样起到加强血管壁支撑作用,方案正确,操作精准,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麻醉清醒后,麦克感觉头痛明显缓解,问答合理,四肢活动自如。目前麦克进行后续治疗,等待病情稳定返回日本。

专家提醒:

脑出血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却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的生活、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脑出血就很容易找上门来。千万不要认为脑出血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其实年轻人身体强壮,更要警惕脑出血,警惕脑血管病的可能。由于很多人对脑血管病不是很了解,对治疗和预防缺乏认识,因此普及预防血管病的知识至关重要,尤其对脑血管病的常见危害要有足够的认识。

脑血管病到底有多严重:

1、死亡率高

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在/10万上下,占全部死因的第二位,据推算,我国每年死于脑血管患者约万以上,脑血管病死亡率约为45%,此外脑血管病存活者中几乎有一半的患者在3-10年内死亡,如果第二次复发,死亡率比第一次更高。

2、致残率高

大量资料表明,脑血管患者经抢救存活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智力减退等等,甚至植物生存状态。大约3/4患者丧失劳动能力,16%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要他人照顾生活。不仅给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压力和负担。

3、复发率高

据统计,脑血管患者经抢救治疗存活者中,5年内约有20%-47%的复发率,且1年内复发最多。如果忽视了高血压的控制,心脏病的治疗及其他诱发因素,则脑血管病复发的可能性更大。

4、并发症多

因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等,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

大医二院官方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hbwh/1707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