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新规落地居民在家看病变成现实
时间:2025/2/14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03:53(央视财经《交易时间》)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医院、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出台了全新的管理细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人参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那么,互联网医疗为患者解决了哪些难题呢?肖女士家里的父亲是慢性病患者,医院复诊,并且长期需要问诊拿药,若碰上天气变化,或者突发小状况,到医院就诊很不方便。肖女士告诉记者,挂号问诊拿药就不得不花去至少半天的时间,这样一来一回,老人家觉得非常劳累和疲惫。患者家属肖女士:有事的时候看医生其实是很不方便,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像我们家里头有老人,医院这边,可是慢性疾病你也知道,我可能就是靠家庭的一个关护,还有长期的关照和用药来维持。医院的麻烦,不少互联网医疗平台应运而生,医生也逐渐加入互联网平台。于医生告诉记者,她已经进驻互联网平台上两年多了,因为她从黑龙江来到深圳工作,以前在黑龙江找她看病的患者就会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咨询她,而不再需要从千里之外的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内分泌医学博士于萍:患者会方便很多,尤其像我们慢性病,糖尿病,因为可能终身疾病,他没有治愈的可能。而老患者可能,尤其是家远的患者,他随时都会查血糖,可能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这种如果有互联网的话,他随时都可以上手机问一下,不用跑很远,医院排队挂号。在线咨询诊疗大大拉近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距离,远程会诊和影像传输也为患者提供极大便利。患病多年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心梗脑梗患者,医院就诊,医院会把病人影像传输到台湾,让台湾专家确认影像里面的血管3D的变化,到底有没有动脉瘤、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是否需要紧急开刀,经过更精准的确认,他感到非常放心。患者何先生:如果在当地我有点不放心,医院把我的检查结果传到台湾,经过他们台湾的专家来帮我研究处理,然后再反倒回来帮我治疗,我觉得这个比较好,而且我也比较放心。通过治疗以后,我的身体有很大的改变。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95亿人,占网民的26.6%,年增长率为28.0%。到了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到2.53亿人,网民使用率达到32.7%。业内人士表示,高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传统医疗服务无法有效满足广大患者与医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医院院长谢瀛华:(在)偏远地区他们在医疗上资源不平均,透过互联网医疗,他也可以像家庭医生一样,把他的资料能够传输到互联网的医生,然后给他一个及时的照顾。另外一个很重要就是慢性病的监控,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及时来配送药物,这个可以透过互联网医疗,给他做慢性病的监控以及药物的配送,可以在家取得慢性病的药物。在互联网医疗新规出台前的一段时间,医院曾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也曾传出“叫停”风波。互联网医疗新规的颁布,给迷茫困惑的市场带来了规范发展的希望。谢方敏在广州从事网上药品销售,两年前,他开始拓展互联网医疗业务,医院合作,把医疗资源整合到互联网平台上,为患者提供问诊和开药的复合服务。在互联网医疗新规颁布前,行业乱象丛生,特别是没有牌照,患者担心互联网医疗咨询平台是否符合国家的执业要求。而现在,拥有牌照,才算合法经营,这将大大推动行业发展。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谢方敏:第一点的话就是,让我们的身份变得更合法;第二,让医生对我们产生更大的信任;第三,让我们能够在网上聚集更多的名医,为中国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网上看病服务。新规的出台,为此前的“叫停”风波和政策不明朗“一锤定音”。关于医院的形式,文件中规定:一是实体医疗机构的医院;二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医院。无论是哪一种,医院。互联网医疗最疯狂时,到处开办医院、云医院、医院,这些文件的落地,让医院合作,参与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中来。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首先是要依托于这个线下的实体医疗机构,也就是说线上的那些诊疗,没有底下这个医疗机构直诊的那是不行的,所以这个是对单纯的互联网企业,想做这方面服务的要求。医院、医疗机构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手段,它也没办法实现线上的这种服务,所以这两者应该是一个紧密合作的关系。此前,一些互联网企业建立的在线、云端等纯虚拟医院,很难监管。如果发生医疗纠纷难以处理,诊疗活动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在新规颁布之后,不管是互联网医疗或者医院,医院,而不再是第三方机构,这样明确了医院的法律责任,实体医疗机构和医院变成一个责任共同体,双方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卫宁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阳:实际上给我们以后的责任认定和主体带来很大的便利性。医院,我们患者来说,找看病的时候,医院,他是在互联网上,不是面对面的诊疗而已。但责任认定也好,或者以后的这种司法医院发生联系,医院或者是我们的联合建设方,应当为我们的医生购买医生责任险,来减少一些医疗的风险的事故。互联网医疗不适合首诊患者收费有望纳入医保除了提及互联医院相结合,新规在诊疗和管理上都提出新的详细方案,请看记者报导。今年国家连续发布互联网医疗政策。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9月12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个文件的通知。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我们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个整个新政,那么指导意见的这个出台,应该说首先是国家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个事业的发展的,那么这就打消了原来的大家对互联网+医疗健康这种发展的迷茫状态。因此,会给我们整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新规指出,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的基础上,医师可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开具处方,但医师需电子签名,经医师审核后,相关机构方可委托第三方机构配送。新规特别强调,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问责的纠纷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将使得整个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加速洗牌,让野蛮生长回归理性。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副院长王诚:因为互联网医疗,它毕竟医患之间不是直接见面的,也很难做到完全像望、闻、问、切能够面面俱到。所以,我们主张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过程中,主张尽量避免首诊,一定是复诊的病人才推荐用这样的手段。此外,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是否纳入医保,成为患者最为
- 上一篇文章: 人间有真情,三个多小时网友为高考状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