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umPrime弹簧圈应用ldq

时间:2022-4-11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62岁,以“突发剧烈头痛5小时”为主诉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控制。

查体情况

入院查体:神志呈嗜睡状态,颈抵抗阳性,三横指。

术前影像学检查

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居多。

我院头颈部CTA: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绝对宽颈。

右侧通路迂曲:

DSA证实动脉瘤存在:

术前分析

动脉瘤特点:

1、瘤颈:瘤体比约为1:1,为绝对宽颈动脉瘤,“蚕豆”形;

2、瘤体部子瘤形成;

3、动脉瘤位于胚胎型后交通,后交通动脉瘤必需保留。

开颅手术较介入手术相对容易,但家属拒绝行开颅手术。经与家属商议,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备支架辅助)。

手术耗材选择

备放Solitaire?AB颅内血管支架辅助栓塞

成篮选择Axium?PrimeSS弹簧圈,再以Axium?PrimeES弹簧圈进行后续填塞收尾

手术过程

1

术前工作角度,使用微导管,精准到位。

2

选择Rebar?微导管进入载瘤动脉,备放Solitaire?AB颅内血管支架;Axium?PrimeSS(5-15-3D-SS)弹簧圈瘤体内顺利成篮,贴壁优秀。

3

再选择Axium?Prime(3-8-HX-ES)弹簧圈成功收尾。

4

造影可见动脉瘤填塞致密,瘤颈部完美填塞,Axium?Prime(3-8-HX-ES)弹簧圈稳定,为避免长期抗板治疗,决定不放支架。

术后造影

术后工作位和正侧位造影:

手术体会

手术器械分析

本次手术中考虑选择Axium?PrimeSS/ES弹簧圈,因为该弹簧圈具有以下特点:

圈体极柔软,对瘤壁的压力低,减少破裂风险。

圈体三维空间顺应性佳,寻空能力强,可以更好地填充动脉瘤,实现动脉瘤的致密栓塞。

技术要点

01

该动脉瘤为宽颈动脉瘤,拟行单纯弹簧圈栓塞备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

02

栓塞导管到位不易;“猪尾”塑型顺利到位。

03

填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踢管现象”;必要时可利用支架辅助增加微导管稳定性;但Axium?Prime弹簧圈瘤壁压力低,同时反向作用力小,踢管效应低,便于填塞过程中微导管保持头端稳定。

04

成篮圈采用大圈技术,弹簧圈贴壁性更好,瘤颈部高覆盖率,便于瘤颈部致密填塞,降低动脉瘤复发率。

手术亮点◆“吊脚楼技术”学名叫做弹簧圈支撑技术或扩大成篮技术。经典成篮技术是首发弹簧圈在瘤腔内成篮,而“吊脚楼技术”是指首发弹簧圈在瘤腔内成篮的基础上,有一到两个环突入载瘤动脉或瘤颈处的分支,相当于扩大化的成篮技术。突出来的一两个环起到支撑瘤腔内其余弹簧圈的作用,而贴壁撑在载瘤动脉或分支处的少量环一般不会阻碍分支血流,至少其潜在的致栓风险远弱于支架。◆本病例使用两枚弹簧圈,通过耐心成篮调整弹簧圈位置实现单纯弹簧圈栓塞,后续填充变得相对简单。

术者简介

杨云振

宁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宁夏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主攻神经介入(出血性和缺血性),擅长颅内外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型),急性脑梗塞血管内治疗(脑动脉取栓),颅内动脉瘤微创治疗,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微创治疗等。擅长脑出血微创(开颅或穿刺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高龄患者)的微创引流术等。

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熟练诊治。

常规开展经桡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

医院新技术新业务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1713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