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嘉加奇middot嘉介谈顾建军

时间:2022-5-1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0174.html

术者寄语

对于慢闭病变再通治疗,术前MR充分评估对于慢闭病变的程度有更好的把握。治疗过程中,先在近端进行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成形,形成近端稳定的通路,可以有效降低近端血栓移位远端栓塞的风险,同时稳定的近端通路对于之后远端慢闭再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SacSpeed?快速交换球囊,操作简便,具备稳定的推送性以及良好的通过性,可以充分满足临床对于慢闭再通病变扩张的需求。Tethys?中间导引导管的超软头端,可降低迂曲的血管带来的系统张力,使后期微导丝、微导管、球囊、支架使用时更稳定。

本期「沛嘉加奇·嘉介谈」医院顾建军教授与侯帆迪教授带来SacSpeed?球囊联合Tethys?中间导引导管用于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开通应用体会,精彩不容错过!

本期病例

01

病情简介

基本信息:患者男,63岁,因“突发言语不能伴左侧肢体无力15天,加重6天”入院。

简要病史:患者突发失语伴左侧肢体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医院行MR提示右侧基底节急性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6天前患者肢体无力症状加重,高级智能下降,复查MR及DSA提示右侧分水岭急性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局限性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狭窄。

既往史:既往左侧基底节区、丘脑梗死。长期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情况:失语、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

02

术前影像

MR+MRA

DSA

MR

术前正侧位造影

03

术前讨论

患者急性分水岭梗死,灌注不足,症状加重,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通过皮层返流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管腔正常,闭塞节段比较短,从可行性角度分析,行闭塞开通成功率相对较高;安全性上分析,导丝配合微导管穿过闭塞段时穿孔的可能性低,有效性上看开通后可以改善低灌注,提高认识功能。

患者III型弓,右侧颈动脉异常迂曲,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系统配合柔软的中间导管,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和中间导管越过迂曲的颈内动脉到达海绵窦段,增加微导丝的操控性。

04

术中耗材

NeuronMAX90cm长鞘

加奇生物5Fcm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SL-10微导管

ASAHI0.*、0.*

加奇生物SacSpeed?球囊1.5mm*15mm、2.0mm*15mm

PROWLER导管

EnterpriseⅡ4.0mm*23mm支架

05

手术过程

患者III型弓,右侧颈内动脉迂曲,系统不稳定,将NeuronMAX90cm长鞘送至颈内动脉起始段,同轴将加奇生物5FcmTethys?中间导引导管至海绵窦段作为系统支撑,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降低微导管、微导丝、球囊、支架输送过程中的张力。

微导管及微导丝通过闭塞段。

依次使用加奇生物SacSpeed?球囊1.5mm*15mm、2.0mm*15mm扩张,造影可见狭窄明显改善。在球囊到位过程中,未见系统张力改变。

扩张前后对比:

交换PROWLER支架导管释放EnterpriseⅡ4.0mm*23mm支架,造影可见管腔再通,无支架内狭窄。

06

术后影像及患者术后情况

术后CT未见出血,因患者术前口服双抗,暂给予替罗非班3ml/h泵入,预防支架内血栓。患者术后清醒,查体同术前。

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反复出现脑梗,症状逐渐加重,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指征明确,但围手术期风险较高,术前已对术后高灌注、脑出血、穿支闭塞、支架内血栓等围手术并发症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其中患者弓形差、血管迂曲,如果没有稳定的支撑,手术难度将增大,同时手术风险也将增大,所以术中使用加奇生物Tethys?中间导引导管配合NeuronMAX90cm长鞘,有利于在弯曲的血管中输送,能上得更高,支撑力增强;

加奇生物Tethys?中间导引导管的超软头端,可降低迂曲的血管带来的系统张力,使后期微导丝、微导管、球囊、支架使用时更稳定;

考虑到手术风险,未使用较大的球囊。加奇生物SacSpeed?球囊通过性较强,在球囊到位过程中,未见系统张力改变;

患者闭塞开通后,脑灌注增加,术后控制患者血压在mmgh以下,必要时给予镇静。

术者介绍

顾建军

医院

博士,神经外科博士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ancerletters和Stroke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分。擅长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颅内外血管重建和动脉瘤夹闭等脑血管外科手术治疗。

侯帆迪

医院

神经外科学硕士,主要擅长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狭窄、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对颅脑损伤、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有一定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ysty/1720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