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桥middot凤舞华夏丨左侧颈内动
如何诊断是否是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7000.html
前言
颅内动脉瘤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4%-6%,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致死率约25%-50%。根据ISAT及ISUIA研究均表明,介入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所以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渐渐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可选择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常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回收支架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为了达到致密栓塞的结果,对于弹簧圈特别是填充圈以及收尾圈柔软度有更高的要求。
本/期/病/例
01
病史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5岁,因发作性左侧头枕部胀痛5天入院。
既往病史
高血压病史5年余,最高血压达/mmHg,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未规律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心脏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查体
入院血压/90mmHg,神清语利,记忆力、反应力等其他高级皮层功能正常,双瞳孔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及感觉无异常。
02
术前影像学检查
头颅MRA: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瘤,大小约4.8*3.9mm,建议DSA检查。
DSA: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流通畅,左颈内动脉C5段可见动脉瘤,大小约6.11mm*4.04mm,瘤颈宽5mm,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右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流通畅,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通畅。
术前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
03
治疗策略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
04
术中材料
8F导引导管
6Fcm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Synchro0."cm微导丝
Echelon-10微导管
XT-27微导管
自膨式辅助栓塞支架6mm*30mm
通桥凤?弹簧圈AEC-05-15-S、AEC-03-06-S、AEC-02-04-S、AEC-01-02-S
05
手术过程
常规消毒、铺巾,全麻,穿刺右侧股动脉植入8F短鞘。超滑导丝结合5F多功能导管进入左颈内动脉,在导管支撑下将8F导引导管引入颈内动脉C1远段(鞘管内持续肝素盐水点滴,浓度:肝素50mg/ml0.9%NS)。造影确认工作位,0."导丝(Synchro-14,cm)结合微导管(SL-10)将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引至右侧颈动脉C4段加强支撑,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顺利到位。0."导丝(Synchro-14,cm)结合微导管(XT-27)进入左侧大脑中动脉备用。0."导丝(Synchro-14,cm)将微导管(Echelon-10)引至动脉瘤瘤腔,固定微导管。
沿微导管(Echelon-10)填入第一个通桥凤?弹簧圈AEC-05-15-S,成篮,弹簧圈填塞一半后,沿XT-27微导管半释放自膨式辅助栓塞支架(6mm*30mm)进行辅助栓塞。
填塞第一个成篮圈通桥凤?弹簧圈AEC-05-15-S,半释放支架。
沿微导管(Echelon-10)继续填塞第一个成篮圈通桥凤?弹簧圈AEC-05-15-S,成功解脱。
相继填塞第二、三个圈通桥凤?弹簧圈AEC-03-06-S、AEC-03-06-S。
继续填塞第四个通桥凤?弹簧圈AEC-02-04-S并释放自膨式辅助栓塞支架、最后选择第五个通桥凤?弹簧圈AEC-01-02-S,进行收尾。
06
弹簧圈栓塞后造影
弹簧圈致密填塞。在填塞过程中,通桥凤?弹簧圈能很好的顺应瘤体形态,钻孔能力较强,圈体比较柔软,在填塞过程中几乎不踢管。机械解脱释放比较稳定,一折一拉,即刻解脱。
07
术后造影
遂小心撤出微导丝,再次复查造影,显影如前。以血管封堵器(ExoSeal)封堵右股动脉,常规加压包扎。术毕,全麻清醒如术前,安返病房。
复查造影
治疗体会
合理的弹簧圈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通桥凤?弹簧圈超柔软的特性,顺应性更好,更容易进入更小的空间,对瘤壁压力更小,顺应瘤体形态,对于不规则动脉瘤、小动脉瘤和破裂动脉瘤安全致密填塞优势显著。
良好的微导管塑形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恰到好处的塑形,可使微导管到位简单,避免不必要的到位尝试及导丝导管对动脉瘤的过多骚扰,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满意的塑形使栓塞过程中微导管位置稳定,按预定栓塞策略完成治疗,达到满意的栓塞效果。
针对不同大小类型的动脉瘤,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反复观察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技术。
通桥凤?弹簧圈设计特点
本期术者
龙亮
医院
硕士,医院神经内二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擅长颅外及颅内动脉支架成形、颅内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栓塞、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等神经介入手术及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颅内感染、重症肌无力等神经重症的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郭东生不是癌症,但比癌症更凶险警惕l
- 下一篇文章: 院内转运过程对严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