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介入治
时间:2020-10-25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文/医院病案编码员刘双磊审核
南一琑排版
燕林病案编码是疾病分类学的应用病案人是疾病分类学的践行者
颅内动脉瘤简介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导致血管壁功能减退,弹性下降,在血压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及膨出,随时有破裂的风险。这种疾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被称为“人体的不定时炸弹”,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残废以及死亡率会很高。颅内动脉瘤病因尚不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好发部位位于脑底动脉环前半,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多见。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介入方法,主要做法为,先在腹股沟部位开一小切口,经股动脉穿刺插入一根导管,沿着血管一直延伸到脑动脉瘤部位,经过导管将弹簧圈或其他栓塞材料放入动脉瘤腔内。瘤腔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和停滞,逐渐形成血栓而阻塞动脉瘤腔,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治疗复杂动脉瘤。下面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为例,将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手术操作编码进行解析。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案例解析手术记录: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显示左侧海绵窦段动脉瘤,三维重建行动脉瘤测量,动脉瘤为宽颈,位于左侧海绵窦段,瘤体最大径约36.5mm,动脉瘤远近端载瘤动脉直径分别为4.5mm及3.9mm。手术过程:患者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双侧股动脉穿刺,右侧置6F股动脉鞘管,左侧置5F动脉鞘。全身肝素化,6FChaperon导引导管(为一种稳定输送各种介入器械的装置)在0.inch导丝导引下超选至左侧颈内动脉,Hyperform球囊于岩骨段充盈后行左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造影证实闭塞确切后,右侧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前交通动脉及左侧后交通动脉向左侧半球代偿,但在降低血压加强试验后患者不能耐受,BOT试验(球囊闭塞实验)阳性。患者改全麻后,6FChaperon导引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以近,进一步行左侧颈内动脉旋转造影并三维重建,选择合适工作角度并测量动脉瘤大小及载瘤动脉远近直径,拟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微导丝进入动脉瘤后采用成襟超选技术进入左侧M1段(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微导管进入M1远段后,后拉微导管使成襻微导管顺直,另一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瘤腔内进行瘤腔内填塞,支架后释放覆盖瘤颈,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大部栓塞,瘤腔内少量显影,载瘤动脉通畅。编码解析依据手术记录拆析手术操作编码:1.脑动脉造影:从手术记录可知,造影部位于颈内动脉、椎动脉,那么脑动脉造影的手术操作编码应为88.41脑动脉造影术;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栓塞:因动脉瘤巨大,瘤颈为绝对宽颈,微导管在瘤内成襻后头端指向流出道载瘤动脉可增加对微导丝的支撑力,有利于微导丝向远端超选,在微导管超选足够远后再将微导管拉直,输送支架备用;动脉瘤进行瘤内栓塞后支架后释放覆盖瘤颈。经过手术过程解析我们可以知道栓塞动脉瘤的方法是支架辅助弹簧圈,那么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的手术操作编码应为39.72,颈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需要注意的是:1.在亚目39.7血管内操作下有说明,此编码为血管内入路的栓塞、腔内修补术,不包括颈动脉支架经皮植入术(00.63)。2.在编码39.72头和颈部血管内修补或闭合下有说明,此编码为使用螺旋圈固定支架、栓塞支架的动脉瘤修补术,在说明中已经明确表示栓塞支架的使用。3.在编码00.63颈动脉经皮支架植入术下有说明,不包括螺旋圈固定或栓塞支架植入(39.72)。个人思考1.编码39.72和00.63均为支架植入,编码39.72中植入支架的目的在于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尤其是宽颈、梭形复杂的动脉瘤;编码00.63中植入支架的目的在于撑开狭窄的血管,从而实现血管重新导通,让血液能够顺畅通过不畅通的区域。2.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操作编码应根据支架植入的目的来确定。根据编码39.72下的意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已经包含栓塞支架的使用,所以经皮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00.63)无需另编码。综上,此案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手术操作编码为:39.72颈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88.41脑动脉造影术。注:本文系读者投稿,艾登病案授权发布。疾病分类学是医学的基础,是牢牢镶嵌住璀璨医学专科宝石的基座。病案编码是疾病分类学的应用,病案人则是疾病分类学的践行者,是新时代的疾病分类学家。
ICD是疾病分类的直接表现,未来的病案人不止是“数据输入者”,而是“分析者”、“创造者”乃至“智库”。
声明:艾登病案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艾登病案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你的故事我买单!- 上一篇文章: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丨前交通动脉瘤的眶上入路
- 下一篇文章: 干啥都出汗的季节小心脑卒中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