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的超声诊断

时间:2021-7-26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白淀疯 http://health.yealer.com/bdf/2014/2014-09-01/6398.html

一、定义

腹主动脉瘤是动脉扩张性疾病,是动脉壁异常扩张或膨大的结果。根据病因和病变的不同分为假性动脉瘤、真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二、分型

真性动脉瘤:动脉壁的囊由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构成。

假性动脉瘤: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血液从动脉内溢出至动脉周围的组织内,血块及其机化物、纤维组织与动脉壁一起构成动脉瘤的壁。

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血液冲击使中层逐渐分离成夹层,形成双腔结构。??

三、超声表现

二维声像图:

纵断面呈现为有明显搏动的管状结构,内径递减;横断面呈现为圆形搏动的管状结构。

正常管壁的内膜回声较亮,光滑,中层回声较低,外膜回声亮,较毛糙;老年人管腔走形迂曲,管壁回声明显增强,内膜回声不均匀。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呈层流图像,每个心动周期呈现红-蓝-红的快速转变。

频谱多普勒表现:呈高阻力型。老年人因管壁逐渐硬化,弹性逐渐减低,舒张早期反向小峰可消失。

真性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

定义:Abdominalaorticaneurysm简称AAA,因此诊断标准就是外径大于3CM或与其正常段的内径比大于1.5:1,另外AAA>5CM=破裂有可能。

病因:动脉硬化。

检查要求:横切和纵切整个腹主动脉,并常规在三个位置测值。近膈顶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水平、腹主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测定应以其外径为准。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大小、部位,小动脉瘤可无症状,较大者可出现中上腹或脐周搏动性包块,轻压痛,听诊时可出现收缩期杂音。

二维声像图:1.纵断面腹主动脉呈梭状或囊状,动脉瘤与其正常动脉管壁连续,管腔相通。2.横断面动脉瘤呈圆形或类圆形,有明显搏动感。

多数动脉瘤并发附壁血栓,新鲜血栓为均匀低回声,机化时出现回声不均的中强回声斑块。

夹层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定义: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断裂或撕裂后,在血液冲击下动脉中膜分离,形成两个管腔。

分型:

1型:病变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张至主动脉弓达降主动脉

2型:病变局限于升主动脉

3型:病变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近端(a.病变局限于胸主动脉及主动脉弓;b.病变延至腹主动脉远端。)

病因:动脉硬化、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缩窄。

临床表现:胸背部或腹部的剧烈刀割样疼痛,常伴有面色苍白,出汗,休克等表现,收缩压一般超过mmHg。

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图:纵断面:外径增宽呈双腔,内腔称为真腔,在中膜内形成的壁间腔隙称为假腔。横断面:呈双环状,内环为细而弱的内膜回声,随血管搏动而摆动。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真腔的血流类似于正常动脉的血流,假腔血流常不规则,血流速度过低或血栓形成时则看不到血流信号。

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定义:动脉损伤后血液从受损的动脉外流,在动脉周围形成搏动性血肿,血肿的内表面被内皮覆盖形成瘤壁,内腔仍与血管相通。

病因:外伤、感染、穿刺后

临床表现:局部肿块,疼痛

超声表现:

二维声像图:腹主动脉周围有搏动性肿物,边界清,内为无回声,无明显囊壁回声,该无回声与腹主动脉之间有通道,腹主动脉壁与管腔内无明显异常。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确定破口的位置和大小,如通道细窄,内可呈单色或镶嵌色血流信号,瘤体内血流信号呈云雾状移动,有血栓时,可在瘤体的边缘出现不规则低回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hbwh/1623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