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崎岖血管路,勇将险阻化通途颅内拆弹记

时间:2021-8-2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氮芥酒精价格是不是很高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40113/4325863.html
年2月,新冠肺炎肆虐大地,大众惶恐,举国防疫。而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门诊,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患者名为孙师傅(化名),山西运城人,是位两个孩子的父亲。黝黑的皮肤,深深的皱纹,可以看出平时生活的艰辛。这位坚强的父亲在妻子的陪同下,慕名前来看病,还时不时的宽慰着自己身旁满眼愁容的妻子。一般这个年纪的父亲都肩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同时也无形中给了我们医生很大的压力。我看了看患者的面容,顿时让我警觉起来。原来患者于两周前突然出现右侧眼睑下垂,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禁让我怀疑是一种疾病——颅内动脉瘤。什么是颅内动脉瘤呢?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简单的说就是颅内动脉管壁鼓出了一个“血泡”,就像汽车轮胎鼓了个包,存在爆胎的风险,而颅内动脉瘤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突发剧烈头痛,伴颈部僵硬。这种头痛通常难以忍受,有人说就像是头部爆炸样疼痛,因此颅内动脉瘤有着——颅内不定时炸弹之称。动脉瘤一旦破裂,有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可达35%。并且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极易发生再次出血,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则高达60%-80%。

人体有很多动脉,为什么动脉瘤常见于颅内呢?因为脑动脉壁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壁薄且弹性差,所以在血流长期冲击之下容易形成动脉瘤,就像皮肤与某物摩擦起水泡一样。

针对孙师傅的症状,我们高度怀疑是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因为这条动脉与动眼神经毗邻,此处动脉瘤很容易压迫动眼神经造成眼睑下垂。

脑动脉瘤的治疗可以开颅手术也可以微创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通过血管腔本身的微小通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实际上就是利用自身的血管管道,将弹簧圈推送至动脉瘤腔内填塞致密,隔绝动脉瘤腔和载瘤血管,从而避免动脉瘤破裂。随着经济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现代神经外科的重要微创治疗手段之一。

鉴于动脉瘤的高风险性,手术治疗刻不容缓。在征求孙师傅家人同意,我们采取了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同步进行,既节约费用又节省时间。我们神经外科有四台大型DSA手术室,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这台手术被安排在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复合手术室进行。

首先我们在孙师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上进行穿刺,并置入鞘管。手术伤口只有大约一个小米粒大小。经鞘管推送导管途经腹主动脉、胸主动脉,最终将导管分别推送至供应大脑的四根血管内,在每根血管内注射造影剂,让动脉瘤现出原形。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了我们的最初判断,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孙师傅的动脉瘤形状不规则,在动脉瘤壁上还有一个子囊,说明这个动脉瘤已经濒临破裂,我不禁感叹孙师傅的幸运。但是动脉瘤瘤颈较宽,弹簧圈在瘤腔内不稳定,可能会从动脉瘤腔内脱落造成载瘤动脉的堵塞。术中我们认真评估了每一个手术细节,决定采用双导管技术栓塞动脉瘤。

时经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孙师傅就下床自由活动了。术后第三天一家人便开开心心的出院回家了。

在神经外科,像孙师傅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携带动脉瘤炸弹的患者却并不都像孙师傅那般幸运。医生的天职是诊治,我欢喜于被我诊治的每一位患者,也希望每位患者都只是虚惊一场。

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有曰:“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医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不问贵贱贫富、不得瞻前顾后、不避险巇、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古往今来,医者在社会中都担任着“性命相托”的重要责任。作为医者,不但要“精”于专业,更要“诚”于品德,尽毕生之力做到“大医精诚”这四个字。

扫描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hbwh/1627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