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微导管在后交通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302651531321&wfr=spider&for=pc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女,53岁
“突发头痛伴晕厥10小时”急诊入院。
简要病史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
入院查体情况
神志清楚,右眼睁眼困难,右侧瞳孔直径4mm,右侧对光反射消失;左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正常。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头颅CT/CTA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后交通动脉起始段动脉瘤。治疗经过手术策略①双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右侧后交通动脉瘤(责任动脉瘤),瘤体近端颈内动脉段瘤化扩张(5.66mm),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必须保护;左侧后交通脉瘤(形态规则,家属商量择期处理)。
②右侧后交通动脉移行明显,若支架置入颈内动脉,颈内动脉瘤化增宽,无适合支架进行瘤颈口的覆盖,对后交通动脉的保护不确切。
③弹簧圈单栓,无需进行双抗,对后继治疗提供支持。
4、压颈试验椎动脉造影右侧大脑后动脉不显影,为胚胎性大脑后动脉;介入栓塞时后交通动脉必须保护好。
5、右侧后交通宽颈破裂动脉瘤,家属要求行介入栓塞;栓塞的难点在于保护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宽颈。瘤体近端颈内动脉段瘤化扩张(5.66mm),无适合支架。
6、该病例思路,双导管弹簧圈动脉瘤单栓。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通路:70cm6F长鞘+cm6FNavien中间导引导管
微导管:Echelon-10,SL-10
导丝:0.Synchro
弹簧圈
手术过程1、通路建立:70cm6F长鞘+cm6FNavien中间导引导管。2、路图下微导管Echelon-10到位后。3、微导管Echelon-10到位后,缓慢填圈,利用3D成篮圈的优势,远端成篮良好。4、造影见后交通未见影响。
5、经微导丝引入SL-10微导管,微导管前端深入第一个弹簧圈内,缓慢填圈,将两个弹簧圈相互缠绕固定,避免弹簧圈脱出。
6、再从微导管Echelon-10(第一根微导管),依次缓慢填圈,与第二个及后继的弹簧圈相互缠绕。
7、最后SL-10导管填圈封闭瘤颈口
术后造影情况术毕多角度造影:瘤腔内弹簧圈填塞致密,后交通血流通畅。病例总结
1
该病例为双侧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为责任动脉瘤,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左侧后交通动脉瘤(非责任动脉瘤,形态规则,同期处理风险高,费用高,充分告知后家属商量后决定择期处理)。
手术难度:后交通动脉必须保护。
手术方式: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均可选择,开颅夹闭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及家属经过商量后,选择介入栓塞。
2
动脉瘤近侧颈内动脉瘤化增宽,无适合支架进行瘤颈口的覆盖,操作复杂,故选择双导管弹簧圈单栓,弹簧圈相互缠绕稳定填塞,整个操作过程中弹簧圈填圈致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动脉硬化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