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ldquo暗度陈仓rdquo

时间:2021-1-5来源:疾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一些患者朋友,当告诉他们有高血压时,他们一笑而过:“老毛病了,高点就高点,犯不着吃药,平时一点感觉也没有。”高血压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此,一些皮实的患者朋友还真和没事人一样,血压很高了依旧浑然不觉,而此时的高血压“大军”正迈着它罪恶的步伐“暗度陈仓”呢。

高血压兵分五路,向着人体的几个重要器官——血管、心脏、大脑、肾脏和视网膜——进击。医学上,我们把这几处高血压“大军”的目的地称为“靶器官”。如果您对已经升高的血压睁一眼闭一眼,经过5年、10年,几处靶器官将不可避免地被殃及。

您的血管够坚强吗?

在高血压的驱动下,血流对血管壁形成的“冲刷”更加猛烈,血管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苦不堪言。

细小动脉首当其冲。在疾病初期,细小动脉为表达“不满”,常发生痉挛。这时,如果能及早改变生活习惯并坚持治疗,细小动脉就不会进一步发生结构上的病理改变。而如果仍对高血压“不闻不问”,长期忍受着大负荷的细小动脉就会自己“另谋出路”,在逆境中改变自己,变得又硬又缺乏弹性,管腔也变窄。分布在脑、肾、视网膜等处的细小动脉发生了结构性的病理改变,就会影响到脏器功能,导致靶器官受损。

长期处在高血压的血流冲刷下,中、大动脉同样难堪重负。血流对血管壁的猛烈冲击会损伤血管内膜,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更加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当心脏的冠状动脉、颅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后,这两个靶器官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

您的心脏能撑多久?

高血压发生后,心脏收缩时,为了把血摄入周围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大。如果不想方设法帮助心脏“减负”,心脏只能自己“强壮”起来,就像举重运动员的手臂比一般人粗壮一样,长期负重的心脏也会变大变厚。不是所有的“强壮”都是好事,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终有一天会使心脏疲劳得无法代偿,出现心力衰竭。

前面提到过,高血压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进因素。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导致其狭窄或阻塞,还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脑血管重负难堪

高血压不好好治,对脑血管的损伤尤其大,会引起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

细小脑动脉因结构性病理改变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时,梗死面积很小,患者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临床上称为“腔隙性脑梗死”。当较大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时,就可能发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

另外,部分脑动脉管壁不能抵抗血管内的压力而彭起,形成微动脉瘤,在血压波动明显时,微动脉瘤就可能破裂造成脑出血,引起头痛、呕吐、意识丧失、偏瘫、失语等不同症状。

肾脏“工厂”的辛酸

肾脏是人体的“排污工厂”,当血液流过肾脏时,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脏1分钟可以过滤大约1升的血液。肾脏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全凭勤勤恳恳的“工人”们——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进一步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实际上就是由毛细血管组成的球状组织,在血液过滤过程中起着“筛子”的作用,肾小囊和肾小管则是形成、浓缩和收集尿液的部位。

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可谓“无微不至”,肾动脉和肾小血管自然也逃不过“魔爪”,当它们出现类似于硬化改变后,肾脏就会出现缺血。肾小管较为脆弱,对缺氧和缺血较为敏感,这时,尿液的浓缩功能受损,患者朋友会出现起夜上厕所的次数增多了。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受到损害,“筛子”的过滤效果越来越差,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等。肾脏“下岗工人”逐渐增多,肾脏功能受损,最终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擦亮心灵的窗户

视网膜就好比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视网膜的小血管受到高血压的伤害,就会发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在高血压早期,视网膜的小动脉可能开始出现痉挛,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导致视网膜渗出和出血,从而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血管、心脏、大脑、肾脏、视网膜……这些部位都是高血压“大军”想要占据的地盘。想要守住这些要塞,绝不是旦夕之功,患者朋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正规治疗,保持血压稳定,才能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

来源:《高血压看这本就够了》.化学工业出版社

转载请标明“阜外说心脏”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cs/1528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