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南北博采众长未破裂不规则动脉瘤首

时间:2021-1-19来源:疾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艺在南北精彩继续南北专家们就伴子囊动脉瘤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动脉瘤千变万化,特性不一,如何选取适合的器械,有效的治疗,是神介术者们不断思考的方向。

本期特医院神经外科田甜教授为您衍生解读:“未破裂不规则动脉瘤首选柔软弹簧圈”。

成年人未破裂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3%[1],由于其非先天性,意味着动脉瘤本身会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并可保持长时间的无症状增长,直至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针对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研究已发现瘤体大小、位置及形状为影响因素,其中不规则形状与破裂的相关性最强;在破裂的小动脉瘤中(<7mm,占所有破裂动脉瘤的38%),有87%属于不规则动脉瘤[2,3]。

病例报道显示,既往认为稳定无需处理的小动脉瘤(高度2.7mm,宽度2.1mm),在2年随访时形态变为不规则,出现子囊,并在检查后2周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4]。提示针对未破裂的不规则动脉瘤,不能教条式应对,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特征和治疗风险详细评估,做出最合理的治疗决策。

尽管不规则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较高,需更积极应对,但其形成过程中的高壁剪切应力,和随不规则形态变化瘤囊内血流模式更趋复杂的影响[5],对它的血管内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不规则动脉瘤,尤其是分叶或成角度者,其栓塞过程中常常出现瘤腔内残留[6],不能达到致密栓塞。而残留的瘤内体积与再通风险直接相关[7],因此为了提升疗效,不规则动脉瘤的介入常使用双微导管技术[8],在球囊或支架辅助下进行栓塞。即便如此,退化脆弱的不规则瘤壁,小动脉瘤或子囊的存在,仍增加了术中破裂的风险[9]。因此,术中操作需非常谨慎,使用柔软且对瘤壁压力尽可能小的弹簧圈,Axium?家族系列弹簧圈可较好地满足这一临床需求。

双微导管技术

病例展示

病例1

前交通伴子囊动脉瘤。

术前影像

手术过程

双微管分别置于子瘤及母瘤内

母瘤内释放部分弹簧圈

阻挡下子瘤内释放小弹簧圈

继续栓塞母瘤

使用小而柔软的弹簧圈

栓塞子瘤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术后影像

动脉瘤致密栓塞

病例2

后交通伴子囊动脉瘤。

术前影像

手术过程

双微管分别置于子瘤及母瘤内

子瘤内填塞弹簧圈

母瘤内填塞弹簧圈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术后影像

动脉瘤致密栓塞

专家介绍

田甜副教授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脑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第五届神经外科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总决赛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专业组冠军。PipelineFlex带教导师资质术者。

可独立完成血流导向装置置入、脑动脉瘤栓塞、脑血管畸形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脑动脉急性闭塞取栓、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脑动脉慢性闭塞再通、颅内静脉窦闭塞再通等神经介入治疗。独立完成脑动脉瘤夹闭、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颈动脉内膜剥脱等手术。

引用文献:

[1].VlakMH,AlgraA,BrandenburgR,etal.Prevalenceof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withemphasisonsex,age,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cs/1532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