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巨大未破裂动

时间:2021-10-12来源:疾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背景及目的

①大或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

②为预防其复发需要致密栓塞动脉瘤,密网支架的应用使得疏松填塞成为可能。

③本研究目的:1)使用PED+弹簧圈栓塞是否能缓解动脉瘤占位效应;2)影响压迫症状变化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1月~年12月PED+弹簧圈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栓塞占动脉瘤体积小于12%),术后11-14个月行DSA复查,24-30月行磁共振复查。前者主要是观察动脉瘤体变化,后者观察动脉瘤对周围组织压迫改变。MRI检查时对随访患者神经症状变化行专科检查。

结果

①12例(54.54%)颅神经受压症状改善,6例(27.27%)完全恢复,6例(27.27%)部分改善。

②5例(22.72%)患者症状较术前无变化,4例(18.18%)加重,1例(4.55%)死亡,原因术后动脉瘤破裂出血。③17例有随访MRI,13例(76.47%)动脉瘤变小,其中11例(84.62%)神经受压症状改善;4例(23.53%)动脉瘤无明显变化,神经受压症状无改善。④在多因素分析中,从神经压迫发生到治疗的时间短(小于1月)(p=0.03)和年轻患者(p=0.)是有利于症状改善的统计学显著因素,动脉瘤缩小与良好的临床结果有关(p=0.)。

案例

一位55岁的女性,有一个巨大的眼段ICA动脉瘤,以左侧出现视力丧失和不完全的动眼神经麻痹入院,末次随访视力改善。

(A)术前DSA显示巨大的眼段ICA动脉瘤;(B)术后即刻DSA显示动脉瘤的栓塞松动(C)术前轴位MRI显示眼段ICA动脉瘤(红色箭头);(D)术中DSA显示在动脉瘤颈部放置PED(白色箭头);(E)13个月DSA显示囊内线圈的变化;(F)25个月的MRI显示动脉瘤皱缩变小(红色箭头)。

结论

使用密网支架+疏松弹簧圈栓塞有助于减轻颅内巨大动脉瘤引起的压迫症状。术后动脉瘤收缩、出现神经症状到治疗时间短、患者年龄小,是压迫相关症状改善的有利因素。

原文:ZhongxiaoWang,etal.VariationofMassEffectAfterUsingaFlowDiverterWithAdjunctiveCoilEmbolizationforSymptomaticUnrupturedLargeandGiantIntracranialAneurysms.FrontNeurol.Nov12;10:.doi:10./fneur..0.eCollectio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本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cs/1656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