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脑里的ldquo不定时炸弹r
推荐阅读:
真相!号称多种口味的健康电子烟,新一代的呼吸毒瘤!
在《法证先锋3》第一集
一位婚礼摄影师在枪战中
慌乱躲到桌底,却意外撞到桌脚
最终因撞破脑动脉瘤而死亡
电视剧截图
除了电视剧,现实中也有这种情节
大家所熟知的赵本山老师
10年前就曾因脑动脉瘤破裂
住院接受过治疗
《权力的游戏》里的龙妈
也因此做过两次手术
脑动脉瘤,也叫颅内动脉瘤
被称为埋在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一旦炸弹BOOM一下爆炸
将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动脉瘤≠肿瘤,危险性堪比炸弹颅内动脉瘤,虽然带有“瘤”字,但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肿瘤,没有良恶性之分,它其实只是颅内动脉壁上的一个病变突起,就像我们皮肤上的一个小疙瘩。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管会自然老化,而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的影响下,血管损伤会进一步加剧,在血流的高压冲击下,动脉壁上薄弱的部位就会向外膨出,形成动脉瘤。而除此之外,有部分动脉瘤由遗传导致。
大家也可以把动脉瘤想象成汽车轮胎鼓包,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一旦鼓包破裂造成爆胎,可能车毁人亡。颅内动脉瘤之所以为称作“不定时炸弹”,也是这个道理,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30%,另外,一些大型动脉瘤内血流常常会形成涡流,易产生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引发脑梗阻。
视力下降、头晕头痛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当心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约为4-7%,任何年龄可发病,多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女性居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万人存在脑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非常多样。如果动脉瘤没有破裂,它变大后会引起神经压迫症状,通常压迫视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引起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视野缺损,以及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眼球固定于一个方向),少数患者会有眼部疼痛、失语现象。
如果动脉瘤破裂出血,会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等表现,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昏倒、继而昏迷,迅速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尽快救治。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概率大约为每年1-4%,在这些患者中,有一半的人经过及时抢救生还,约30%的人会去世,其余的人会重度致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患有稳定低危动脉瘤的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可在密切监控下带瘤生存,而对那些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可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外科治疗。
开颅还是介入?医生化身“拆弹专家”巧妙拆弹目前流行的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开颅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手术,哪种手术方式好?81岁的吴奶奶和家人这样选择。
杭州的吴奶奶今年81岁了,早在6年前她就被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但当时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和密切监控。直到最近,吴奶奶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而且还会有重影的症状,便来到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接诊的是神经外科副主任郑秀珏主任医师,经过检查,他发现吴奶奶的动脉瘤已经有2.6厘米,差不多有一元硬币那么大,并且压迫了神经,需要通过外科治疗缓解病情,开颅还是介入?一家人和医生进行了激励的讨论。
3D-DSA显示动脉瘤的最大径已经有2.6cm
开颅夹闭手术需要打开患者颅脑,用一个像剪刀一样的动脉瘤夹把瘤子根部(瘤颈)夹住,这样瘤内没有血供就会自然萎缩,虽然还是留在脑子里但并不会危及生命。但巨大的瘤体会挡住瘤颈,术中可能面临瘤颈暴露困难的问题,再加上吴奶奶的动脉瘤位置深,操作稍有不慎极易破裂出血,后果难以控制。
创伤大、风险高,考虑到年龄大,家属希望尝试下微创手术。在郑秀珏的推荐下,他们找到了浙大一院神经介入专家潘剑威主任医师,经过仔细分析评估,决定采取最新的“Pipeline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这是当今全球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备受推崇的神经介入技术。
Pipeline密网支架
手术时在大腿根部切开一个很小的口子,通过神经介入技术把一枚叫做“PIPELINE”的密网支架植入动脉瘤根部,这就像是一种细密的渔网,可以控制血流导向,使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变慢甚至不流动。再将弹簧圈通过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直到把它填满,这些弹簧圈就像造房子用的钢筋,瘤内的血液就像混凝土,两者一结合就把动脉瘤变成一个“血栓”,达到彻底栓塞动脉瘤效果。只不过,这个“血栓”是不会脱落,没有风险的。
弹簧圈把动脉瘤填满
确定了手术方案,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当天的手术只用了不到2小时便顺利结束,术后第一天吴奶奶就可下床活动,术后3天出院那天,还直夸医生们是“拆弹专家”。
颅内动脉瘤这样预防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及高血压等疾病有关,大多数人都是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的。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等都是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因素。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治未病”越来越受提倡,怎么发现、预防动脉瘤?
01
定期接受检查
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每3年就接受一次专门的脑部检查,如CT血管造影,是初步筛选和诊断脑动脉瘤的主要检查手段,头颅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以在发现颅内可疑病变后用于确诊是否存在脑动脉瘤。
02
改变生活方式
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新鲜果蔬以及膳食纤维;戒烟戒酒少喝咖啡,酗酒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是出现急性脑溢血发作常见的原因,咖啡有兴奋作用,刺激脑血管收缩,导致脑缺血、头晕等,增加风险;改变生活节律,少熬夜。
03
调节情绪
紧张、激动、兴奋、愤怒等情绪刺激是动脉瘤破裂高危因素,对年纪大的人来说,更加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
04
避免过度刺激
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天气相关,夏季天气闷热,冬季天冷血管易收缩,都会刺激脑血管,诱发疾病,已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也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神经介入中心是省内最早建立的专门治疗脑血管病的专科,主要通过神经介入微创技术达到诊断和消除脑血管病的目的。神经介入手术优点在于:微创、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小。收治的主要病种包括:颅内外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急性脑动脉闭塞、静脉窦血栓形成、脊髓血管畸形等脑、脊髓血管病。尤其擅长对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处理,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复杂动脉瘤最新、最有效的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代表了神经介入治疗方面的国际领先水平,为颅内巨大复杂动脉瘤患者的根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作者:神经外科谷军,宣传中心
指导专家:神经外科主任詹仁雅主任医师
詹仁雅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郑秀珏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潘剑威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远离疾病,从自己做起
加入自律队伍的,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普通体检查出肿瘤都癌后,只有基因检测可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