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时间:2020-9-16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AN)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发病机理不是非常清楚,一般认为与脑血管壁结构发育不良、高血压、遗传等因素有关。动脉瘤破裂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颅内动脉瘤占85%,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再出血与急性脑积水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颅内动脉瘤不是肿瘤,而是脑动脉壁的局部异常膨出,通俗的比喻,就像血管壁上吹起来一个气泡,里面充满了动脉血,一旦破裂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残废以及死亡率很高。

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发病方式是突发破裂出血后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改变,严重者危及生命,是一种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治疗动脉瘤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开颅手术夹闭

一种是血管内介入治疗

前者手术创伤较大;后者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脑组织损伤小,但是治疗费用昂贵。近10余年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已成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何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系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发病的原因多为先天性畸形,其次是感染和动脉硬化。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常用介入方法,主要做法为首先在腹股沟部位做一小切口,经股动脉穿刺插入一根导管,沿着血管一直延伸到脑动脉瘤的部位,经过导管将弹簧圈放入动脉瘤腔内。这时,瘤腔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和停滞,逐渐形成血栓而阻塞动脉瘤腔,达到治疗的效果。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为了防止患者头部移动影响手术操作,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进行气管插管.

消毒腹股沟处铺无菌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血管鞘

经血管鞘置入导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通过造影找到动脉瘤所在位置

做3D血管成像

测量瘤的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工作角度

用导丝做支撑

借由导引导管在微导丝辅助下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1/2处

选择合适的弹簧圈进行填塞

填塞完毕后再次行造影证实动脉瘤无显影

撤出微导管微导丝及引导管,拔出股动脉鞘后,包扎穿刺点

注意事项

◇预防瘤体破裂再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重视和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患者术前12h禁食、4h禁饮;术前清洁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留置导尿管并在左侧肢体留置静脉通道。

◇术毕全麻未醒者,应给予去枕平卧位;清醒后给予斜坡卧位,头部抬高15°。术后应在妥善固定鞘管的前提下更换体位。

◇严格卧床24h,穿刺侧下肢制动6~8h保持伸直、避免屈膝。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冒,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

◇合理饮食宜进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

◇支架辅助栓塞术后,需继续服抗凝药。

◇1~3个月后复查,了解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变化情况。

      ▼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1463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