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进修记

时间:2020-12-11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我最近跑到海军医院进修神经介入半年。我发现我和军队挺有缘的,在陆军医院进修神经介入,这次又去了海军。等于是先进山又下海。下次难不成要上天?整个陆海空一条龙?

关于长海

第一次知道长海,是有一年的东方会。那场面太震撼了,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几千人参加,几十个会场,十几台卫星发射车,现场直播手术演示:准备手术的间歇,专家理论授课,手术开始后,一边手术,一边现场专家讲解,时不时还和术者来个互动。

我其实不太理解手术这个东西怎么可以现场直播,正确的做法似乎应该是先录下来,好的展示,坏的剪掉。手术中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就是播新闻对着讲稿念也有念错的时候。万一出什么状况,几千人盯着,那不就糗大了?很显然,我这个土鳖想多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人家敢这么干,自然有他的底气。这是我第一接触这个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亚太地区神经介入培训中心。

关于哥和姐

刚到长海,刘主任给我们说,以后有关培训的事都等娜姐通知。我当时就想,主任都要喊姐,这得是个多大的姐。然后才知道其实娜姐是个小姑娘。原来这是长海的一项奇葩传统:无论年龄,无论职称,男的就喊哥,女的就喊姐。于是就会出现如此魔性的对话------我说,磊哥,这个支架为啥要这么放。磊哥说,亮哥,你看,是这个样子滴---------。长海的兄弟情当然不是嘴上说说。基本上大家有什么事都是随口一说,自然有兄弟帮你。像穿刺啊腰大池置管啊术前流程啊基本也都是跟老进修生学。和我一起有个泗县的小老弟,我有事外出就会把我的事让他做。其实我也知道我很无耻,我也很内疚。但是,兄弟嘛,不就是用来坑的嘛。而娜姐作为他们科唯一的女性,我一开始以为她专职负责教学安排这块,哪里知道人家是介入的一线主力,而且操作娴熟,手法生猛。属于那种开车可以玩漂移的女司机,非常佩服。

关于PPT

你们看,这是我这半年来做的部分PPT,我感觉前半生没做过这么多PPT,后半生也不可能做这么多PPT,我一辈子要做的PPT搞不好都在这半年做完了。

这又是长海神经介入的一个特色——每天PPT交班。患者的病史、术前影像、手术策略、手术过程、术后计划。全部由管床进修生早交班时展示一遍。

我觉得这不可能完成。每天手术几十台,全部PPT挨个交一遍,还不得交到中午12点。事实是,每天交班基本上在40分钟以内。怎么做到的呢?基本上,我们如果说了一句废话,主任们马上就会说,这个不用讲,继续下面。但是如果漏掉某个关键环节,主任们又会说,你有张关键的片子没说。每个病人基本控制在1分钟左右。这其实挺难的,又要没有废话,又要所有关键的点都说到。这样训练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是不是要把手术的整个过程烂熟于心,既没有多余动作,又不会忽视关键步骤。高手是不是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关于主任

据我的观察,刘主任的手绝对比相同体格的人要大,大手拿细细的导丝有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但是大家都知道刘主任是个介入高手,手法出神入化------丝如游龙掌心握,管若奔雷三百里。一般一线医生搞不定的手术才会喊他上台,只是现在大家很少有搞不定的,刘主任上台的机会也很少。他手痒的时候会打电话到导管室,问:手术怎么样,能不能搞定?我们说:一切顺利,请主任放心。他说:好的------语气里掩饰不住的失望和遗憾。他没有系统的给我们上过课,但是别人上课后他会点评和回答提问。微导管的塑形我听课听了好多次,但是我还是有点糊涂,而且我也不知道我糊涂什么。有一次,他偶然的一句:导管头端塑两个弯,第一个适应动脉瘤的形状,然后用第二个弯限制第一个弯的指向----原来如此。早上交班的时候,那么多内容,我很怀疑他到底听没听。有一次,有个哥们,头天手术做到凌晨,实在来不及做PPT,有一张不太重要的片子没扫描,他就拿了另外一个人的,心想那么多片子,不可能看出来的。结果,居然被他发现了,骂了个狗血淋头。那也是我见到他唯一一次发火。平常他经常指出我们PPT的不足,但是从来没有指责我们,因为他也知道我们都是菜鸟,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就好。还有一次,一个取栓病例交班,交班医生说:大脑中动脉取通后,发现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随即处理夹层。刘主任说,什么叫发现夹层,这个夹层一看就是取栓导管戳出来的,有什么说什么,没必要遮遮掩掩,有并发症很正常,分析原因,下次避免就完了。

关于劳动法

很遗憾,医院没有劳动法。我以前自己做手术,2个小时的就是大手术。我刚去时在虹口院区,一个复杂静脉窦闭塞,尝试3个方向开通,手术接近5个小时,我很庆幸,我没上台,只是穿着铅衣旁观。结果2个小时以后,我就不行了,头晕眼花腿打软。教授还在台上,我也不敢出去。我就慢慢后退,屁股抵在墙上,坚持到结束,浑身汗透。旁边看的都这样,台上的会咋样?不会咋样。方教授接着做下一台手术。他们已经习惯了,5小时也是小意思。每天几十台手术,一台接着一台,手术间歇,弟兄们会靠在这里休息一会,天长日久,这块铁板也磨平了。

关于取栓

取栓最有成就感,刚到长海,大家都哭着喊着要去取栓组,等真正去了,才发现活着出来的没有几个。看我们的取栓群,ONCALL7/24。

知道啥意思不?就是7天24小时随喊随到。夜里3点,睡得正香,电话响了,传来磊哥或者付哥兴奋的声音:亮哥,取栓啦,快来,等着你哦。于是我从床头摸出一支肾上腺素给自己注射,然后像打了鸡血一样10分钟冲到导管室。一开始大家很兴奋,一有取栓的时候,一屋子都是人,台上的紧张有序,台下的指指点点,发表意见。中间一段时间,都身心俱疲,开始躲懒,于是付哥就会在群里气急败坏的喊:人呢,都死哪去了。快结束时,大家良心发现,觉得再不学就没机会了,导管室又重新热闹起来。我们其实还好,最悲催的就是磊哥和付哥,他俩一替一周值班,大家想想2天来5个取栓是啥感觉,最高纪录,4天没回家,刚到家10分钟,又给喊回来。

关于手术范围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神经血管这块,缺血出血,开刀介入,急诊慢闭,你见过的,没见过的,应有尽有。比如一个狭窄,适合剥脱就剥脱,适合支架就支架,适合搭桥就搭桥。一个动脉瘤,适合夹闭就夹闭,适合栓塞就栓塞,适合支架就支架。菜单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我是内科医生,本来是去学缺血的,但是动脉瘤实在太多,闭着眼都能看到。天天不吃猪肉,看猪跑,结果也学了个,有了要开展动脉瘤的冲动。最后提醒想去进修的弟兄,最好有点造影和治疗的基础再去,不然会眼花缭乱摸不清方向。好比是罗汉拳还没练熟,突然看到千手如来掌,肯定看不出什么名堂。等到刚有点感觉,半年又结束了。最好是先自己开展,带着问题去长海进修。

关于Tubridge

进修期间,巴塞罗那举行世界神经介入手术直播大会,医院作为亚洲唯一团队参加,带去4台动脉瘤手术。

我们进修生也观看了直播。我突然敏锐的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4台手术都用的Tubridge这个密网支架?旁边那个哥们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给我解释:Tubridge是唯一的一款国产密网支架,长海自己研制的,国际大会当然用自己的支架,也算是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那为什么叫Tubridge呢,你看,tube管子,bridge桥梁。用一根管子把支架放进载瘤动脉,让它起到桥梁的血流导向作用。这个名字起得确实非常好。

关于培训班

长海的培训班非常多,每次2天,平均下来每月差不多1-2次。基本都是娜姐组织。每次有培训班,我们都很兴奋。因为外地学员缴费参加,我们进修生免费参加。会场免费水果饮料零食提供,会后免费午餐。我们吃着零食听着课,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长海的培训班都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讲授的多是操作中具体手法,非常实用。这个是新建成的介入培训中心,这个导管室好像比真正的手术室还要好。开业的第一天,我们也第一时间进去操作了一把。

小贴士

1.这是长海的影像中心,是不是很奢华大气。

但是其实这个才是真正的入口,是不是隐藏的很深?

建议大家急牢了,不要像我一样找不到导管室的门。还有这个住院部是这样的,进去后基本没可能判断东西南北,记住左转右转就好。

2.医院对面是海军军医大学。建议大家想办法弄张校园卡,图书馆、健身房、自习室都可以去。食堂的饭10块钱可以吃的很好,还有水果。我是最后一月才知道这个事,后悔万分,恨不得一天去吃5次饭,把我以前买外卖的钱补回来。

3.长海的病例系统是我见过的最复杂最反人类的。长海的电脑也是世界上最慢的。为了防止我们写病历时一时冲动砸电脑,长海很人性化的在电脑上有提示。大家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冲动,把握这个锻炼耐心的好机会。

总结

介入艰苦路难捱

上山下海一腔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152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