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NCChina张鹏教授接受专访,
早期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LINNCChina会议期间,来自医院的张鹏教授接受了神经介入资讯的专访,作为在国内最早开展血流导向装置介入治疗的专家,张教授谈论了自己对血流导向装置未来发展的看法,并就年轻医生如何权衡学习传统的栓塞技术和血流导向装置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问
现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血流导向产品,您觉得在选择上会有什么差异?
答
从文献上来讲会有一些差异,据现在有限的信息来讲,国内有品牌已经投放市场,国外有几款在研发或已经做到临床应用,在积累临床经验和病例的过程当中。从现阶段去看,适用最广的还是Pipeline。Pipeline从年开始做临床试验到年拿到美国FDA认证,加上研发的时间已经有11年了,它有7万多例长期随访的数据。所以从现有的结果来讲,无论是文献还是临床经验,Pipeline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血流导向产品。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产品可以选择,但我觉得那些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和改进完善。血流导向一定是未来治疗动脉瘤的主流方向,并且现在也已经成为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今天还跟刘建民主任讲,未来五年以后超过一半的动脉瘤都会运用血流导向的方法来治疗,他也表示非常赞同。
问
现在有些血流导向装置是Off-LabelUse,您对这方面是采取什么态度?
答
我持积极的态度,但是要基于他人的经验,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安全地积累自己的经验。在探索新方向的时候我会借鉴国外医生的大量经验,因为他们已经使用血流导向装置很多年了。在遇到一些自己想探索的病例时,我也会发给国外的医生征求他们的意见,除了在适应症方面,也包括操作当中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安全还是第一位的。尤其对于有一些动脉瘤可以采取支架辅助栓塞和球囊辅助栓塞,在现有成熟、安全方法的基础上再探索新方法时,需要跟旧的方法进行比较,只有与旧方法的安全性相同或更好时才值得探索。如果新方法带来的并发症和疗效都远远赶不上旧方法,那就不值得去探索。
问
现在到了一个血流导向时代,您认为传统的神经介入栓塞技术和血流导向装置的学习技术在对新手医生的培训中应如何权重?
答
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讲,作为神经介入的初学者还是应该打好基础,像球囊的技术、支架的技术、如何使用弹簧圈、怎样去选择工具,这些基础的东西都应该好好学习并牢固掌握。对于血流导向也可以同步进行学习,但是一定要侧重学习现有的已经成熟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并没有被淘汰,还是主流。血流导向并不是一个困难的技术,它只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一个需要学习的技术。这两方面可以兼顾,我建议还是不要只顾学习一些新的技术,而丢掉一些旧的技术。我今天跟欧洲的医生也聊到旧技术的价值,比如可解脱球囊,现在的医生很多都不会用,甚至成为了一个传说。我觉得这种技术不应该被抛弃,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虽然治愈率没有其他技术高,但是既简单又省钱,而且对于一部分患者疗效很好。对于一些合适的患者,我觉得不妨首选这种方法,如果无效再去采用其他方法。所以对于一些过去成熟的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被保留下来。
专家介绍
张鹏教授
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
擅长脑和脊髓血管病的疑难病例诊断和介入治疗,专业从事脑和脊髓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二十余年。重点研究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的介入治疗,对各种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国内最早开展血流导向装置的介入治疗工作。
相关回顾
张鹏主任:「信心源于设计」Pipeline?Flex的循证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吐血整理颅内出血影像学表现总结实战读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