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医院钟书教授颅内动
程少为好大夫在线 http://liangssw.com/bozhu/13789.html神经介入大医生访谈
专医院-钟书教授-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的选择
01专家简介TITTLE钟书教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重症组组长,脑脊髓血管病二组组长;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外科副教授。
现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第一届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督导专家,中国卒中大会学术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广西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神经介入资讯编委。获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年7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至广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年8月—年8月到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专修脑脊髓血管疾病、神经重症及脊柱神经外科,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张鸿祺教授等。国内首批获取神经介入准入。在区内拓展脑脊髓血管疾病诊疗的病种,引进了颅脑创伤的最新诊疗理念,开展了脊柱内国定技术。成功地救治了大量的脑与脊髓血管病、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先后创办《中国东盟脑脊髓血管病大会》、《广西神经重症论坛》、《广西卒中论坛》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推广平台,数年来参会人次达数千人次,遍及十多个国家,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影响力最大的专题研讨会。并积极地开展科研工作,持了省级两项科研课题:年广西科技厅青年基金《脑脊液循环的动力学研究》、年广西科技厅自然基金《超早期支架辅助治疗破裂性宽颈颅内动脉瘤研究》,先后参加国家九五~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02访谈内容TITTLES主持人-栗子
钟老师,您好。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的选择。首先请钟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下动脉瘤栓塞弹簧圈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钟书教授
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医院神经外科的钟书医生,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个人关于动脉瘤弹簧圈选择的一些经验。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常见选择的影响因素,它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一个是动脉瘤的大小和形态;第二个方面是弹簧圈的一个特性;第三个方面是微导管的一个稳定性;第四个方面是术者的经验,大家知道弹簧圈的选择主要的取决条件就是我们动脉瘤的大小和形态。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形态要选择合适的一些弹簧圈的特性,不同的弹簧圈品牌它有各自的一个特性。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塑形的微导管的一个稳定性。如果微导管稳定,那么我们选择偏向比较长的和比较硬的弹簧圈;如果说微导管是不稳定的话,我们会选择一些短的、比较柔软的弹簧圈。
最后是术者个人的一些工作经验,有些术者喜欢用大圈技术,或者长圈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是要遵循弹簧圈栓塞的一些基本的原则。
主持人-栗子
感谢钟老师的精彩讲解,请问钟老师动脉瘤栓塞弹簧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钟书教授
弹簧圈的基本原则我们还是栓塞的原则,它主要是用弹簧圈漏斗状填塞原则。也就是说开始我们要选择一些比较大的、长的、比较硬的弹簧圈;中间我们选择小一号的,无论是直径还是长度都是比前面小一号的弹簧圈进行填塞;那么在收尾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一些短的、比较柔软的弹簧圈来进行栓塞瘤颈。这是弹簧圈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那么在弹簧圈的长短选择上的话,一般的原则是我们取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一个参考值。用弹簧圈的平均直径,如果我们是一个不规则的弹簧圈,如果我们选择的是一个短的直径的话,那我们长度会要选择稍微长一些;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是动脉瘤的长径的话,那么这个长度就会显得稍微短一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一个4*6的弹簧圈,那么原则上我们会选择一个5的弹簧圈。那么这个5的弹簧圈,它的长度我们会一般正常会选择在3倍左右,那么就是3*5,15这个长度。但是如果我们选择4的圈进行成篮的话,我们会选择一个稍微长一点的,或者是16或者是20的一个长度。那如果我们选择一个6的话,那我们就选择6*12左右的长度。
总的来说的话,就是如果是动脉瘤的直径在4以下的话,一般我们弹簧圈的长度选择是弹簧圈直径的20倍。比如说一个4毫米的弹簧圈,我们选择一个8公分长度的,如果是4-7毫米大小弹簧圈,我们选择30倍长度的弹簧圈。比如说4的,我们选择12长度的;如果是7个毫米以上的弹簧圈,我们选择30倍以上的。比如说有一个8的,我们可以选用一个8-30,8-40这种长度,这是我们弹簧圈基本能够选择的一个原则。
这是首圈的,因为首先大家知道首圈成篮好了之后我们后续的填塞,基本上都是在首圈这个成篮圈的范围内进行填塞,所以后面的圈相对来说就会选择方面就会比较轻松一些。这主要是选择的原则主要是这两点。
主持人-栗子
请问钟老师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是如何结束判断的呢?
钟书教授
完全栓塞的结束的判断,这是我们认为一个常见栓塞术者的必备条件。因为我们栓塞的一个评估条件,按常规的话我们选用影像的评估。比如说我们选择是部分填塞,还是一个致密填塞,这个进行影像学的评估,但是往往影像学的致密填塞是我们的一个追求,但是并不是我们一个终极的判断。
因为我们在追求影像学的完美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这些并发症,而且往往是在收瘤颈的时候出现动脉瘤的破裂,这时候要止血会更加困难。所以在收瘤颈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判断那个弹簧圈的结束,往往大部分的术者是根据自己的一个操作经验进行判断。
比如说我们在填塞过程中这个弹簧圈是否稳定,微导管是否稳定最后来决定。但是在我们临床过程中往往还有一种公式进行计算,就是说我们根据我们认为的理论上弹簧圈栓塞的致密程度是33%,是我们理论的最高的栓塞密度,根据这个来进行计算,但是这个计算的话,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来说我们如果很严谨的计算的话,是用3D的软件,DSA3D软件进行计算出动脉瘤的体积,然后再计算每一个弹簧圈所占的体积来计算出最后我们填塞到底能填到多少的密度,但是这个计算的方式会非常的复杂。而我们每个弹簧圈它的二级螺旋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计算起来不是非常复杂。但这个往往是属于在科研阶段里面在使用,临床中很难去使用这个精准的计算公式。
那么我们现在临床中还有两个公式是简易的公式,一个是用几何原理进行计算的,这个是在苹果系统里面的一个公式。比如说这个计算是单纯计算动脉瘤的大小,然后里面再选择弹簧圈来进行填塞。
另外一个是用数学软件的公式来计算,同样也是在苹果系统里面的,那这两者的公式计算的话,在临床中会有一些术者进行采用。但是在我们临床中的话,在使用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两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都不是太准确。往往都是栓塞会偏高点,密度都会偏高,有时候我们计算出来栓塞体积会达到70%-80%都有这种情况。
但是我们知道弹簧圈栓塞的最高理论密度值就是在33%左右,但是我们用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话往往都达到40-70%,所以也就是说这两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太准确。所以在临床中我们也在总结自己的一些经验,怎么样去评估我们弹簧圈的栓塞,除了影像学术者经验以外,我们还要增加一个理论上的公式进行计算,给我们栓塞结果如何收手能提供一个更加客观,更加有保障的一个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这样总结的一个公式,我们就称之为弹簧圈栓塞选择的一个速算公式。
主持人-栗子
最后请钟老师分享一下动脉瘤栓塞弹簧圈选择的个人经验。
钟书教授
这个个人的经验我们现在先总结这个速算公式,这个速算公式就是利用3d的测量,动脉瘤的最大面的长和宽乘以1.X就是等于这个弹簧圈的总长度,这个1.x,这个x的总体哪里来的,这个x为弹簧圈的平均直径,实际上这个三个方面就是相当于说把这个动脉瘤简化成一个比较规整的动脉瘤。我们知道这三个方面体积计算是长乘宽,乘高,那么我们这个1.x就相当于是一个高度。那么我们根据这个公式的计算来换算的话我们就发现,在小动脉瘤里面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栓塞密度会偏高一些,那么它的动脉瘤的话成密度会偏低一些。
这样的话,其实也和我们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是符合的,大家知道小的动脉瘤之所以容易栓塞之后不容易复发,是因为我们栓塞的过程中可能会填塞的密度会比较高。但是大的动脉瘤由于这个动脉瘤比较大,我们栓塞会很容易形成分隔,所以说它的栓塞的密度会比较低,所以这样相对的会容易复发。所以在我们临床中总结发现我们的公式的话,我们临床中的一个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能填进去的圈,这个是比较符合的。
我们栓塞由我利用那个公式来计算的话,我们栓塞这个长度的分布,我们是有基本的一个判断,就是我们前1/3的圈要占总长度的2/3,那么中间2/3我们要把计算了整个长度的圈都会往前填塞进去。然后收尾的时候,我们都会更加偏向于安全的角度,而不是去强求我们一定要达到这个公式上面的计算结果,所以收圈我们大概是一个要判断非常谨慎的过程。
那么首圈的长短的话,我们一般是不宜用太长的圈去成篮,目前我们1.x的这个系数的弹簧圈是适合于我们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弹簧圈,包括进口的和国产的。但是有三个品牌是要适当要增加这个系数的,比如说是我们AXIUM的软圈,还有Microvention圈,还有Visee的圈,那我会在这个系数基础上会增加20%的长度。
那么对市面上,还有以前因为我们用的比较多了,像GDC、Obit,这种相对比较硬的弹簧圈的话,那么系数上就会减少10%这个长度。但是这个计算公式也适合为我们所用的长圈技术或者大圈技术,如果我们用长圈技术或者大圈,长圈技术的话,我们总的长度要减少15%;如果用大圈技术的话要减少20%。这是我们临床中的操作经验的一个判断。
那如果我们用小圈技术的话,我们增加30%。所谓小圈技术就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都是选择小于动脉瘤直径20倍以内的这种长度的圈,而且是以软圈为主的这种填塞。那我们会增加弹簧圈的长度,大家知道2D的圈或者小圈它的二级螺旋是偏小,那实际上它能填进去的,也就是说不单纯是长度问题,还是跟它的二级螺旋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在小圈技术的话,长度是要增加的。那么通过这个公式的一个计算的话,我们对弹簧圈的一个栓塞的成功率可能会更有信心。
所以我们知道我们整个长度是多少,那么我们在填塞的过程中,我们在选圈以及收尾上面我们就会有更好的判断。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说一个公式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也会在填塞过程中,根据具体填塞的这种感觉判断进行调整。也不能一味的为了公式去做强行的填塞,这样是很危险的。
我们从临床中操作也可以感觉到我们的公式比前面介绍的这两个苹果系统的公式可能会更加适合临床中的一个实际操作,同时用过公式的判断我们在选圈的时候,可能会减少弹簧圈的使用,也减少一些费用。这样的话我们在目前的这种环境下,目前这个医保的环境下,我们会减少医疗的费用,也可以减少一些失误。
但是这公式也存在有一些不足,就是说我们该讲的它的测量是非常精准的。我们虽然说通过3D的测量,但是现在很多的机器,我们要根据我们自家机器的情况进行一个精准的判断。大家知道如果我们测量相差10%,那么结果就会误差将达到30-40%,所以这个是非常大的误差。所以对我们来说测量的准确性是我们这个公式计算的一个前提,我们需要根据我们不同的机器,我们自家不同的机器和测量的情况来进行校正。
03课件资料TITTLES版权声明
神介在线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神介在线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历医院-宋冬雷教授-神经介入新技术之密网支架
史专访医院-何旭英教授-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
文专访医院-邓剑平教授-急性脑梗塞的介入取栓
章专访医院-田新华教授-血管介入时代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选择和面临的新问题
完
神介在线专家访谈神外巨著限时5折抢全场图书低至5折购买扫码长按- 上一篇文章: AxiumPrime弹簧圈应用l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