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腹主动脉瘤

时间:2016-11-4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腹主动脉瘤,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肿瘤”,但其对健康的威胁却绝不亚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瘤体一旦破裂,会造成主动脉血液“火山喷发”,体内大量失血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冬季是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高峰时期,老年人一定要警惕这种高危疾病。

到“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经历,至今让年过七旬的柏先生后怕。原以为是腰椎滑脱导致的腰骶部疼痛,没想到幕后凶手竟然是凶险的“腹主动脉瘤”,幸好就医及时,手术排除了危险。

腹主动脉瘤,实际上是一种因动脉血管壁退化变性而导致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如同一个管道局部变薄鼓起了一个包,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肿瘤”,但其对健康的威胁却绝不亚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

瘤体一旦破裂,会造成主动脉血液“火山喷发”,体内大量失血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其凶险程度丝毫不亚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因此,腹主动脉瘤常被称为肚里的“定时炸弹”。

冬季是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高峰时期,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提醒,老年人一定要警惕这种高危疾病,不可误以为是腰椎病而错失治疗机会。

误以为是腰椎病

在医院,患者柏先生通过微创腔内释放人工支架血管,排除了腹主动脉瘤,拆掉了这一危及生命的“定时炸弹”。

符伟国介绍,人体主动脉是向大脑、心脏、四肢输送血液的重要管道。在这条生命线上可能发生比如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恶性疾病。腹主动脉是主动脉在腹部的延续,主要负责腹腔内脏、腹壁和下肢的血液供应。当腹主动脉某段发生扩张,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直径的1.5倍以上时,即发生了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形如葫芦,随着时间的推移,瘤体膨出会越来越大,一旦破裂造成主动脉血液“火山喷发”,体内大量失血会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有数据显示,全球大约50%的腹主动脉医院前已经不治,即使能够接受治疗,手术成功率也只有不到50%。因此,腹主动脉瘤常被称为肚里的“定时炸弹”。

直径5厘米以下的腹主动脉瘤,瘤体破裂风险相对小,多数患者无法感觉出明显症状,仅仅是偶然间摸到腹部包块,包块随心跳的节律搏动,少数病人有腹痛或胀痛不适。随着动脉瘤增大,患者就会出现其他症状。

第一个症状就是疼痛。有时患者感觉到丝丝隐痛,这是包块血管瘤扩张产生不适感;当腹痛明显涉及腰背部时,提示动脉瘤已压迫或侵蚀邻近组织(如腰椎体)或后壁破裂渗血形成血肿;疼痛突然加剧,往往是动脉瘤破裂的先兆,多数动脉瘤破裂人腹腔,发生腹腔内大出血伴休克,极少数动脉瘤穿破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个症状就是下肢动脉栓塞。由于动脉瘤呈局部膨大,血液流动时产生涡流,动脉壁内层形成附壁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流向下肢,堵塞血管,造成下肢动脉的栓塞;患者出现下肢疼痛、下肢皮肤苍白无力、不能行走等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

柏先生由于伴有腰椎疾病,腰背下肢疼痛让他在就诊过程中走了弯路。符伟国提醒,如果患者感到突发性腰背部或腹部呈现撕裂感、刀割感等剧烈疼痛,并伴有心前区疼痛、血压异常升高等症状,千万不能一味认定腰椎病而误诊,应考虑腹主动脉瘤的可能性。同时,患者要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医院接受腹主动脉造影和CT检查,帮助诊断动脉瘤大小范围,确定治疗方式。

医院体检

腹主动脉瘤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大多数患者在血管破裂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一般情况下,直径小于5.5厘米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危险低于1%,大于5.5厘米破裂的危险可能高于10%。

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很多。首先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创、廉价、操作简便,不但能迅速发现腹主动脉瘤,还能提供许多重要瘤体信息,如动脉瘤直径、长度、硬化斑块大小、血栓情况等。其次是增强CT检查,静脉注射造影剂可增强显示血流、提供管壁信息,通过三维重建,立体化呈现血管病变。腹主动脉瘤患者多数有动脉粥样硬化,可影响心、脑、肾、肺等各大重要脏器,所以需要评估全身情况,比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功能、有无心肌缺血等。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动脉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腹主动脉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腹主动脉瘤在65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约为8.8%,其中男性发病率较高。符伟国提醒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那些症状隐匿的疾病,早治疗避免留下遗憾。

腹主动脉瘤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与先天因素、遗传因素及代谢因素等相关。很多常见疾病也是腹主动脉瘤的高危因素:高血压会促进动脉壁的硬化,更容易发生扩张;糖尿病会降低动脉壁动脉壁组织的修复重建能力,难以抵抗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

总之,腹主动脉瘤的高发原因可以归纳为“八高一少”: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血压、高(血液)黏度、高年龄、高(精神)压力、运动减少。

符伟国提醒,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更容易患腹主动脉瘤及瘤体破裂。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天食用的荤菜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问题。动脉粥样硬化后,中层弹性纤维断裂,管壁薄弱,不能耐受主动脉内血流压力而发生局部膨大,形成主动脉瘤。因此,应多吃蔬菜,每天注意荤素搭配,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另外,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改变久坐的坏习惯,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时间加强锻炼,不过要避免剧烈运动,当老年人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时血压大幅升高,可能造成腹主动脉瘤破裂。

还要保持正常的排便习惯。老年人的肠蠕动不足,容易造成长期的便秘,当便秘时造成腹压突然升高,这样也可能导致瘤体破裂。

冬季是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高峰时期,可能与这个时期寒冷天气刺激导致血压升高有关,每年这个时候都有部分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因医院已为时太晚而死亡。

并非都要手术

柏先生的瘤体经主动脉造影及加强CT确认直径已接近9厘米,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实在是性命攸关。瘤体直径如此大的腹主动脉瘤是比较少见的,符伟国介绍,血管外科医生是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学态度来制定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的,不是所有腹主动脉瘤都需要治疗。

腹主动脉瘤直径小于4厘米,没有症状,可以控制高血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保守治疗,同时每半年到一年随诊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当动脉瘤直径接近或大于5厘米或增大较快,就要考虑采取外科手术干预。传统外科开腹手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动脉瘤,接上一段人造血管,恢复正常血流,手术创伤大,需要患者能较好地耐受手术应激。

如果说传统开腹手术属于重拳巨创,很多患者无法耐受造成围手术期死亡率高,那么腔内修复术就是轻盈微创,只要瘤体形态合适,几乎所有的高危患者都可以耐受。只需将主动脉覆膜支架从股动脉植入到指定的瘤腔内,将动脉瘤病变血管与正常主动脉隔绝即可重新恢复正常血液流动,手术过程创伤小,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尤其适合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传统开刀手术方式的患者。

这类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术后长期疗效也非常理想,今年6月美国血管外科学会“血管年会”上公布的最新五年随访临床数据证实,以目前普遍选用的Endurant支架系统为例,随访期内,99.2%的入组患者无动脉瘤相关的死亡,89.0%的患者无二次介入手术发生,95.2%的患者动脉瘤壁保持稳定或者直径缩小5毫米以上。

符伟国指出,医院的临床统计,手术患者中约有90%是腔内治疗,10%是传统手术治疗,这是在病人知情同意的意愿和医生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达成的。手术的时机上还要结合瘤体的解剖形态加以判断,有些瘤体不大但偏心型生长的还需尽早对症处理。

声明:本期推送内容转载自东方早报,内容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原作者所有。美敦力不保证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或可靠性,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转载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美敦力均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本文仅为健康知识推介,与美敦力产品无关。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意见。

原文链接







































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hbwh/102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