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编译WEB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
时间:2020-8-22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该研究通过长期随访WEB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实使用WEB行血管内治疗某些困难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血管内治疗分叉部宽颈颅内动脉瘤(IAs)仍具有挑战性。近来文献报道了新型WovenEndoBridge(WEB)用于治疗分叉部宽颈IAs。但WEB治疗的长期结果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分析WEB治疗分叉部宽颈IAs的中长期结果,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报道如下。研究方法研究者回顾性分析年5月至年11月期间在该中心使用WEB治疗的所有患者术后1天以及随访期间,包括短期(术后6个月内)、中期(术后24个月内)和长期(术后24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动脉瘤闭塞以及mRS评分。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41例未破裂IAs患者,平均年龄为63.5±7.8岁。有29(70.0%)例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IAs平均大小为7.6±1.9(4.4-11.0)mm,瘤颈宽为5.5±1.6(3.5-8.0)mm,体颈比为1.3±0.25(0.8-1.6)。WEB-DL治疗31例(75.6%),WEB-SL治疗9例(21.9%),WEB-SLS治疗1例(2.4%)。技术成功39例(95.1%),其余2例经调整WEB规格后获得成功。2例因WEB突入载瘤动脉而需额外放置支架(图1)。图1.(A)造影示右侧MCA分叉部宽颈动脉瘤;(B)WEB装置突入载瘤动脉造成M2段血流减少;(C)影像学证实在MCA植入LVIS支架将突入载瘤动脉的WEB装置顶回动脉瘤内平均随访时间为15.4±13.4(2-67)个月。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汇总于表1。表1.各随访组的治疗结果在最后1次随访中发现有78.8%的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有19.5%的患者需要使用其他血管内治疗装置进行再次治疗(表2)。表2.IAs再次治疗和患者特征短期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瘤颈残留和动脉瘤残留分别为63.6%、13.6%和22.7%。中期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瘤颈残留和动脉瘤残留分别为59.0%、18.1%和22.7%。长期随访发现发现分别为62.5%、25.0%和12.5%。不同随访期动脉瘤闭塞情况见图2和图3。图2.中期随访组动脉瘤闭塞情况图3.长期随访组动脉瘤闭塞情况有95.1%的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与治疗相关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4%和0.0%。研究结论该研究通过长期随访WEB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实使用WEB行血管内治疗某些困难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明确WEB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证。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王文佳医师
高谋博士
审校
陈骅副主任医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医院
使用血流导向装置vs弹簧圈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再治疗和费用对比——基于真实国家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Comaneci装置辅助栓塞宽颈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对比:系统综述
版权声明
神介资讯
- 上一篇文章: 以自行车赛事展长乐发展成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