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教您快速识别脑中风和如何选

时间:2020-11-7来源:患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

29

十月

星期日

  年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

  我国中风发病人群愈来愈呈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三四十岁的脑卒中患者屡见不鲜,而这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疾病已在严重威胁着社会中坚力量。

导语

  据不完全统计,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新发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每年因卒中而死亡的中国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2.45%,目前我国现存卒中患者万,每年新增卒中患者约万,在存活的卒中患者中,约有3/4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提高社会公众防控卒中的意识,帮助了解卒中症状及预防、急救、康复等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大限度减轻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残疾,预防卒中,识别卒中,正确治疗卒中,刻不容缓!

FAST原则

教您快速识别脑中风

  记住一个单词“FAST”,就能快速识别中风:

  F(Face脸):做个微笑。脸部一侧可能发生面瘫,患者无法微笑,嘴巴或眼睛下垂,嘴巴歪。

  A(Arm手臂):举举手。疑似中风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或者单手或双手无力、麻木而动弹不得。

  S(Speech说话):说一句话。患者无法流利对答或说话含糊不清,虽然处于清醒状态,却无法说话。

  T(Time时间):时间就是大脑,抓紧时间及时就诊。如果发现上述三条中的一条或多条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医院,并告知医生病人的主要症状和起病时间。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4项主要危险因素和12项一般危险因素。

  4项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超过50岁。

  12项一般危险因素:房颤、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脑卒中家族史;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中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脱落;缺血性眼病;突发性耳聋。

  如果具有两项主要危险因素,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两项以上一般危险因素,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人群属需要筛查的高危人群。对上述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之后,如有必要则进一步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颈部血管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检查完后如需要,再做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等。筛查之后根据筛查结果分级制定相应诊治措施。

脑卒中早期症状表现

  (1)头晕或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2)肢体麻木,四肢无力或活动不灵。有的为舌麻、唇麻,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3)突然原因不明的跌跤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4)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

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也是可以预防的。脑卒中发生后,超过一定时间(约为3小时)脑组织即发生坏死,通常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救治。所以,只要脑卒中发生后及时救治,有些患者的并且完全可以缓解甚至恢复正常,不留下任何后遗症。

  1、坚持体育活动。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经常运动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明显减少。

  2、控制饮食。享受低盐(每天6g以内)、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简朴膳食模式食物为主,由蔬菜、水果、豆类、鱼、粗制大米或面粉构成的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少吃糖类和甜食。

  3、戒烟限酒。吸烟者的脑卒中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倍。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60g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

  4、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那么当脑卒中发生时,除了神经系统查体、抽血化验检查、头颅CT、MRI外,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血管的检查,主要包括:无创性和有创性检查。无创性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有创性检查为全脑血管造影(DSA)等,这些检查具体内容包括什么呢?

1

头颅CT与CTA头颅CT

  头颅CT与CTA头颅CT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可明确显示颅内肿瘤的数目、大小、轮廓、密度、颅内出血、钙化以及扩散程度,是急性期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CTA是CT血管造影的代称,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后经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后,可以三维显示颅内血管系统。可清楚显示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以及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方便、快速,定性、定位明确,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筛查的一种方法。但CT有射线,对病人和医生的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CTA的造影剂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肾毒性等。

2

头颅MRI与MRA

  头颅MRI与MRA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检查。脑卒中亚急性期、慢性期及缺血后出血,MRI检查明显优于CT。MRA基于饱和效应、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显示血管,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以及血管病变(动脉瘤、动脉畸形等)。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做,如带了假牙或放有支架,装有起搏器的患者。

3

颈部血管彩超

  颈部血管彩超主要检查颈部血管(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是否存在动脉硬化伴狭窄,以及检查斑块的情况(软斑块、硬斑块),同时可以发现动脉瘤、动脉夹层,具有无创、简便、安全的优点,能清晰地显示血管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有无狭窄、闭塞等。

4

经颅多普勒

  经颅多普勒(TCD)作为国家卫计委认定的缺血性脑卒中筛查首选和必选的筛查手段之一,通过对颅内外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频谱形态、搏动指数等指标及与压颈试验相结合,对于颈部、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诊断和侧支循环的评估具有无创、准确、价廉、便于随诊等特点,但对操作者依赖性强。

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在动脉里注入造影剂,在X线光下观察动脉的走行、粗细,有无狭窄、动脉瘤的检查手段。是检查脑血管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费用昂贵,属于有创检查。

总的来说,脑卒中各种检查各有优势和不足,互相补充,需结合临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hbwh/1502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