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养五脏六腑心脏篇银荷辅酶Q1
中医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是为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哪些联系,又该如何保养脏腑的健康呢?
今天我们来讲讲心。
心主神明,是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传统中医学里的脏象学说中,心是五脏六腑中最主要的部分,在五行中属火,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与生物学中的心脏大致上是同一个构造。型态描述上,《医宗必读》形容心为“心象尖圆形,如莲蕊”。
“心主神明”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就是说,心与精神思想有关。大致而言,与心密切关联的包括血液流动、精神意识、出汗,以及舌头。
心在脏腑学说中的意义
中医认为,心为一身的君主,脏腑百骸均遵从其号令,人的聪明智慧也是从心而出。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寄窍于耳、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心脏与小肠腑相合,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经。
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如《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读医随笔》:“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亦归宿于心,循环不已”。心主血脉,血足则面容光彩,脉络满盈,故曰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在体合脉:指心与血脉相连,心气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心气强弱可从脉中反映出来。例如心气不足则脉细软无力;心气不匀则出现促、结、代脉等。
其华在面:心主血脉的功能,可从面部色泽反应出。例如心气充则面红润光泽,心气血虚则面淡白,心血淤则面青紫。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留则髦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开窍于舌:心经的别络联系于舌,舌的色泽、味觉、舌体运动、语言与心相关,如《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心的病变可从舌上反映出,如外台秘要说:“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心火旺则舌尖红赤或口舌生疮;痰迷心窍则可见舌强不语。
在液为汗:心与汗液的生成排泄有关。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同出一源,称为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病理上,若病人因故大汗出,或用药发汗过度,则可损伤心阳,出现心慌、心悸,甚至出现大汗亡阳的危证。
心藏神:指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在志为喜:喜有益于心主血脉、心藏神的功能。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喜乐过度可使心神涣散,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伤心”。
心毒的一些小表现
1:舌头溃疡。
道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额头长痘。
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
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4:胸闷或刺痛。
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心脏毒素该如何排出?
1:吃苦排毒。
首推莲子芯,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可以用莲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叶或生甘草,能增强莲子芯的排毒作用。
2:按压心脏排毒要穴。
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绿豆利尿排毒。
绿豆可以通过利尿、清热的办法,来化解并排出心脏的毒素,但吃绿豆时要用液体的形式,例如绿豆浆或绿豆汤,绿豆糕的效果会差一些。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天人,每小时人,每10秒钟1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地个天哪,一个严重的车祸和飞机失事会被大家广泛青海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症状- 上一篇文章: 干细胞移植治疗,逆转中风残疾症状MOR
- 下一篇文章: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和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