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多发动脉瘤的AI辅助治疗中国医科大学
时间:2020-9-8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出血几率高于单发性动脉瘤,致死率和致残率也都更高。同时,手术时间长,手术难度和风险大,术后并发症也较多。
今天,我们就带来1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看看在AI辅助下,手术是否变得更简单。
动脉瘤信息
瘤1: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囊形,朝向前下方
黄色为动脉瘤1
瘤2:左侧ICA床突段动脉瘤,囊形,朝向下内方
黄色为动脉瘤2
塑形设计
选择先治疗瘤1,再治疗瘤2。
瘤1:
绿色为模拟微导管路径
紫色为模拟塑形针形态
瘤2:
绿色为模拟微导管路径
紫色为模拟塑形针形态
手术信息
时间:年1月9日
地点:中国医院
术者:臧培卓,李心国,刘继辉,王轶群
塑形设计用时:6min(瘤1+瘤2)
临床反馈
臧培卓院长:两例塑形的微导管都是一次性到位,在治疗期间维持良好的稳定性;人工智能是医疗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UKNOW?能够节省手术时间,也能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成长周期。
术中集锦
瘤1微导管到位
瘤2微导管到位
术后与臧培卓院长(中)团队合影
有了UKNOW?智能微导管塑形系统,再也不怕颅内多发性动脉瘤了:
1.提前规划手术方案,自动计算最优微导管路径+塑形针形态;
2.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微导管一次性到位成功率和稳定性;
3.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者在手术中被放射线照射的时间
获取更多信息,欢迎联系我们!
- 上一篇文章: 心脑血管疾病之动脉硬化,不可不知的病因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