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儿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非真正的主动脉瘤,而是由于主动脉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膜内形成夹层血肿所致。成人病例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儿童及青年则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为多,如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爱-唐综合征、马凡综合征等。亦可见于创伤、感染、吸毒等。血肿撕裂内膜形成入口,并沿主动脉壁扩张,约1/6病例可在远端形成一个继发性撕裂而形成再入口,产生真假两腔;部分可顺行或逆行破入心包腔、胸腔,导致猝死。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特点为突发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根据夹层的部位可为胸痛或腹痛。部分于心底区可闻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血压常与因剧痛所致的休克外貌不平行,仅稍降低或维持一定水平,但如外膜破裂出血则可出现休克。夹层血肿较大时可压迫相应部位的血管和神经而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输尿管出现血尿。本病在儿科罕见,易误诊。
====================
病例介绍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18岁
简要病史:
参加学校篮球赛后1周出现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
查体显示有新的心脏杂音。无发热。
外院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
肌钙蛋白水平正常。
脑型利钠肽水平pg/mL(转化为ng/L为1:1)。
血管超声排除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X线胸片显示轻度肺充血。
非心电门控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未显示肺栓塞,但由于运动伪影而不能诊断(图1A)。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左心室大小正常,左室射血分数保持正常,严重主动脉瓣返流(AR),主动脉根部轻度扩张(图1B和视频)。
问题1
转诊后,若您是接诊医生,为了明确诊断,
A血培养
B心导管术
C非心电门控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问题2
初步临床诊断是什么?
=====
答案
D再做一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初步临床诊断是什么?
主动脉夹层
========
补充其他病例影像
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
A.3DTEE短轴切面可见夹层呈“套筒”状撕脱;
B.3D-TEE长轴切面可见撕脱的内膜片漂浮于真腔与假腔之间;
C.CT示主动脉夹层范围;
D.CTA示主动脉夹层范围;
E.术中修剪撕脱的内膜(F:假腔;T:真腔;箭示撕脱的内膜片)
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瓣
A.CDFI示舒张期主动脉瓣瓣口左心室流出道可见大量反
流信号,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B.3D-TEE短轴切面示内膜
片撕脱范围(箭)累及主动脉瓣;
C.3D-TEE主动脉窦部斜切面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箭);
D.CTA示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
E.术中人工管道置入(箭)
F:假腔;RCA:右冠状动脉开口;AO:主动脉
=====
主动脉夹层分型
按照国际Debakey分型,将主动脉夹层分为3型:
I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夹层累及大部或全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
II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少数可累及主动脉弓;
III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DTTE、3DTEE、CTA对主动脉夹层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以及3D-TEE、CTA对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的诊断符合率。
经休息,护心等治疗1个月后,病情稳定出院。
诊断明确后,应及时予以硝普钠降收缩压,并予心得安减慢心率。必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延缓主动脉壁剥离的进展,并减轻症状。本病预后差,未经治疗的病例58%于发病24小时内死亡,另约28%于病后1周内死亡,约95%于1月内死亡。主动脉瘤破裂乃常见的死亡原因。本病例中,未行手术治疗,预后有待进一步追踪。
李永军阅读是进步的阶梯
- 上一篇文章: 原始点调理脑动脉瘤案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