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血流动力性动脉瘤的急诊栓

时间:2020-9-15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ToImproveSometimes,ToCommunicateOften,

ToSummarizeAlways..

作者:常青1张义森2刘爱华2宋立刚2葛慧剑2缪中荣2

1河北医院

2医院神经介入中心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44岁。

主诉:剧烈头痛伴视物成双、恶心、呕吐27小时。

现病史:患者27小时前突发全头部炸裂样头痛,后头部为著,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头晕,视物成双,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咽困难、饮水呛咳,无言语不清,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就诊我院急诊,完善头CT+CTA提示右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后,急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收入收住认知障碍性疾病科病区。

既往史:发现高血压3年,最高/86mmHg,未规律监测及治疗;16年前剖腹产史;20余年前阑尾炎切除;青霉素过敏史。

体格检查:心率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2mmHg,体温36.0℃,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正常,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皮层功能粗测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双侧瞳孔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项运动充分,视物成双,右侧为著,双眼右视及上视可见眼震。双侧面部针刺觉对称,双侧角膜反射正常引出,双侧咀嚼对称有力双侧额纹、面纹对称,闭目及示齿有力。双耳粗测听力可,Weber征居中,Rine试验双侧气导>骨导。双侧软腭上抬有力,双侧咽反射存在。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未见舌肌纤颤。四肢肌容积正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可疑不稳,跟膝胫试验不配合。双侧针刺觉及音叉振动觉对称。四肢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颈强2横指。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急诊血常规+CRP(年3月14日):RH血型(D抗原)阳性,白细胞绝对值12.99×10E9/L↑、中性粒细胞群绝对值11.88×10E9/L↑、淋巴细胞群绝对值0.75×10E9/L↓。

急诊肝功九项+急诊离子三项、急诊术前八项、急诊凝血六项未见明显异常。

急诊胸CT(年3月14日):双肺纹理粗,两侧胸膜增厚。

新冠肺炎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感染科会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

急诊头颅CT+CTA(年3月14日):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

图1术前CT+CTA

术前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多发动脉瘤

高血压病

手术方案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载瘤动脉闭塞术

手术指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多发动脉瘤诊断明确

手术风险

动脉夹层

动脉瘤破裂

急性脑梗死

手术材料

导引导管(Codman6FEnvoy)

微导丝(Synchro0.in*cm)

弹簧圈微导管(Headway17)

弹簧圈(eV33mm*8cm3D;eV33.5mm*6cm3D;eV32.5mm*6cm3D;eV32mm*4cm3D;eV31.5mm*4cm3D;eV31.5mm*4cm3D;eV31.5mm*3cm3D;eV31mm*4cm3D;eV31mm*4cm3D)

手术过程

全麻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置入6F动脉鞘黑泥鳅导丝带领5F造影导管行脑动脉造影可见右侧枕叶动静脉畸形团,血管畸形团由右侧PICA,右侧小脑上动脉及左侧PICA供血,右侧PICA多发动脉瘤。

在cm超滑泥鳅导丝的导引下,经6F动脉鞘,将6F导引导管(Codman6FEnvoy)超选入右侧椎动脉V2段。导引导管位置满意后,接高压肝素盐水持续稳定滴注。调整至合适的工作角度后,路图引导下由Synchro--14微导丝将Headway17微导管超选进入远端动脉瘤中。经动脉瘤内预置的微导管快速送入弹簧圈(ev33mm*8cm)成篮良好,继续送入数枚弹簧圈,工作位造影及标准正侧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完全,退微导管至近端动脉瘤后同样送入弹簧圈数枚,并闭塞载瘤动脉,之后撤出各级导管系统顺利,正侧位造影可见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栓塞完全,结束手术。

图2造影可见右侧枕叶、小脑动静脉畸形团,由右侧PICA、右侧小脑上及左侧PICA供血,且右侧PICA串珠样动脉瘤改变

图3Synchro--14微导丝将Headway17微导管超选进入远端动脉瘤中,送入数枚弹簧圈,后退微导管至近端动脉瘤后同样送入弹簧圈数枚,并闭塞载瘤动脉

图4术前术后对比,动脉是栓塞完全,载瘤动脉闭塞完全

讨论:

对于脑AVM的出血方式分为两种,多见一种为畸形团本身的出血,表现为脑室内血肿,少见的一种为供血动脉上动脉瘤出血,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长期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后循环的AVM更容易发生供血动脉上血流动力性动脉瘤,对于PICA供血的AVM中,大约有20%合并动脉瘤,且多为多发动脉瘤。

PICA动脉瘤的治疗原则为:若动脉瘤在PICA近端,在栓塞动脉瘤同时尽可能保留小脑后下动脉通畅,避免神经功能缺损;若动脉瘤在PICA远端,因已越过延髓脑干分支,对延髓脑干功能无影响,因此选择闭塞载瘤动脉是安全的。

对于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血流动力性动脉瘤的急诊栓塞,医院治疗原则为一期行靶向治疗,优先处理破裂动脉瘤,二期进一步进行介入栓塞、外科切除、伽马刀等病因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此文由在读博士张宝瑞整理)

术者简介

刘爱华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医工结合研究室负责人

北京市人才培养“登峰团队”负责人

国家神经系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

中国青科协常务理事兼生物医药秘书长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学会脑血管健康促进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兼青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与脑血管畸形等微创介入治疗,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脑血管病先后获国家与省部级奖8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与京津冀重点课题13项,已发表国内外核心学术论文篇(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63篇),已获国家专利5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9名。

ToCureSometimes,

ToRelieveOften,

ToComfortAlways.

欢迎感兴趣阅读天坛介入笔记的朋友,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by/1463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