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T用时34分钟,蓝十字示范防治卒中中
TimeisBrain!
时间就是大脑!
对急性脑梗患者来说,
每延迟一分钟开通闭塞的血管,
就有万个神经元死亡。
因此,第一时间规范救治格外重要!
7月2日晚21点55分,医院急诊科灯火通明,79岁高龄的何阿婆(化名)由家人搀扶着进入急诊科大门。此时,何阿婆意识清晰,但左侧上肢无力伴吐词不清。夜已深,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急救,就此展开!▲患者从入院到开始溶栓治疗,耗时仅34分钟
21:55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开展预检并询问家属。家属讲述,何阿婆于1小时前起病,患者自觉嘴角歪斜、“舌头变大”,由于此前有过脑梗病史,医院。患者急性脑卒中可能性大,医院立即开启了“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21:56急诊医护人员通知神经内科殷昌凤主任到位,同步为患者开通两路静脉通道。经评估,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为12分(睁眼反应4分、语言反应3分、运动反应5分),属于轻度意识障碍。
21:58急诊科护士为患者予以心电监护、氧气吸入、血压测量、急诊抽血送检、快速血糖及溶栓床测体重等,电话通知医学影像科医生做好准备。
22:12患者头部CT检查完成,排除患者脑出血。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既往脑梗病史,殷昌凤主任判断患者为急性脑梗,发病时间为20:30分左右,处于静脉溶栓治疗4.5小时救治时间窗内,有溶栓治疗指征,可溶栓治疗再通闭塞的血管。然而此时,患者血压明显偏高,收缩压一度超过mmHg,贸然进行溶栓非常危险。殷昌凤主任立即通过静推乌拉地尔半支,在很短的时间迅速让患者的血压降至可控范围,为实施溶栓治疗排除“地雷”。
22:29医院示范防治卒中中心组长张琪博士沟通,明确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取得家属同意后,何阿婆在CT室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过程中,为患者行CTP、CTA检查,排除大血管闭塞。溶栓结束后,何阿婆语言和运动障碍症状较前有所好转。在观察1小时后,再次复查头颅CT排除溶栓后出血,将患者转入监护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患者正在进一步治疗恢复中
生死竞速分秒必争缩短“DNT”
根据国际医学界著名期刊《柳叶刀》数据统计,脑卒中已成为中国人第一大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其中,急性脑梗(即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发病率七成左右。急性脑梗如果未及时得到规范救治,每延迟1分钟治疗,将会有万个神经元死亡。患者轻则偏瘫、失语,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应在时间窗内(4.5小时)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最近,权威期刊《Stroke》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旨在量化常规临床实践中每延迟一分钟入院至实施静脉溶栓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对90天生存率、36小时内脑出血并发症和3个月功能预后的影响。研究发现,DNT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降低0.6%,脑出血发生率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率增加0.3%,生活条件和活动能力下降0.4%。
▲Stroke
- 上一篇文章: 血管一堵,疾病不断这些食物中的血管l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