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增加中风危险
时间:2016-12-3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JAMA杂志最近发表一项名为VISSIT的研究,证实介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升高同位置12个月内的中风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风险,不支持和建议介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
结果发现,介入治疗组30天颅内出血为8.6%,而对照组为没有发生颅内出血的病例。1年时,介入组的中风/严重TIA发生结果也高于对照组:介入组为36.2%,而对照组为15.1%(P?=?0.02)。介入组的基线残疾评分恶化水平(校正Rankin评分)也高于对照组。
该研究是一个国际化,多中心,1:1随机,平行组试验,参加试验的患者来自于27个中心(年1月至年6月),随访至年5月。其中例患者接受随机,支架组59例,药物组53例。
来源:ZaidatO,FitzsimmonsB,WoodwardB,etal.EffectofaBalloon-ExpandableIntracranialStentvsMedicalTherapyonRiskofStrokeinPatientsWithSymptomaticIntracranialStenosis:TheVISSITRandomizedClinicalTrial.JAMA.;(12):-.
转载请标明: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
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我院成功开展单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
- 下一篇文章: 蚌医二附院介入治疗抢救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