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囊内栓塞装置栓塞分叉部脑动脉瘤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作者:李军凤*朱磊金恒伟刘鹏霍晓川刘爱华
单位:医院
*医院
前言
WEB是一款新型的颅内扰流装置,前期临床试验结果已经证实了其有效性高且并发症率低。
血管内介入是破裂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法。动脉瘤解剖结构复杂时,如宽颈动脉瘤,难以用常规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因此,WEB应运而生,它是一种血流导向装置,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编织成的密网支架。最初设计的目的是用于治疗血管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WEB植入载瘤动脉内后,可干扰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进而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而达到治疗目的。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WEB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具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今日,我们分享一例本组近期使用WEB(囊内栓塞装置)栓塞分叉部脑动脉瘤的病例。
病例简介
病例1:高**,男,66岁
体检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未破裂动脉瘤于-12-31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半年,血压最高达/mmHg,自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
术前影像
术前诊断:
颅内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
高血压3级
术前用药:
拜阿司匹林mgqd
氯吡格雷75mgqd
手术过程简述:
泥鳅导丝携带5F多功能造影管及6F长鞘超选入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调整管头位置满意后,撤出多功能导管和泥鳅导丝,泥鳅导丝携带5FNavien至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造影找好工作位。cmSynchro微导丝携带VIR-21导管超选入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处。
撤出微导丝,经VIR-21导管置入WEB(病例1:7*3mm,病例2:5*3mm),缓慢推送释放,释放球形装置后贴壁良好,造影示:造影剂进入瘤腔流速缓慢,有造影剂滞留。解脱支架。
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
造影结果: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未见动脉瘤显影及造影剂残留。
讨论思考:
WEB对于分叉部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瘤内血管重建,一种全新的理论。WEB(theWovenEndoBridgedevice)囊内栓塞装置的设计初衷是治疗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而不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目前瘤内扰流理论发展正猛,它是基于对动脉瘤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而设计的,与血流导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WEBCAST研究6个月随访发现瘤颈残留率29.3%,瘤体残瘤率14.6%。Christoph等报道了在以宽颈动脉瘤为主(91.2%)的患者中,WEB植入术6个月随访复发率为15.3%。另一项研究表明,WEB装置治疗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可靠,复发/再治疗率为7%。目前看来,WEB颅内动脉瘤特别是复杂宽颈动脉瘤有较高的闭塞率,但大型动脉瘤、瘤体血栓形成及联合应用WEB及弹簧圈治疗是术后长期闭塞的不利因素,动脉瘤闭塞率与动脉瘤是否破裂和动脉瘤位置无关。
WEB的长期疗效仍需要大量研究。
瘤内血管重建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动脉瘤治疗理论,方兴未艾!
术者简介
刘爱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PI、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获得者、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药副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人才、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卫生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与脑血管畸形等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相关研究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等课题1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篇(Stroke等SCI论文61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4名,主编主译脑血管病专著2部。
欢迎感兴趣阅读天坛介入笔记的朋友,
- 上一篇文章: 温故你给我一个家,我救你一条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