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Perdenser超软型弹簧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305/4781248.html
微小动脉瘤是指瘤体直径在3mm及以下的动脉瘤,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其瘤腔小、瘤壁薄,使得开颅夹闭及血管内治疗均易发生术中破裂,介入治疗中微导管到位困难及弹簧圈逃逸等风险亦较高,因此,临床诊断与治疗难度较大[1-2]。微小动脉瘤具有瘤体小、瘤壁菲薄的特点,且多数为宽颈动脉瘤,呈扁平或椭圆形,相较于一般动脉瘤,其破裂出血后的病情会更加严重,有着较高的致残率[3-4]。
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是困难的,有文献报道高达13.7%的失败率及3.9%的术中破裂率[5]。有研究结果表明,介入栓塞术治疗微小动脉瘤患者可提高致密栓塞率和Glasgow预后评分5级占比,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效果[6]。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5%,其周围组织有海绵窦、前床突及视神经,动脉瘤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除了会增加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外,还会产生视神经的压迫症状,或者其他颅内占位效应,在传统外科手术中,动脉瘤会被颅骨的前床突所遮挡,暴露过程中需要磨除前床突[7-8],给手术带来极大的难度和挑战,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采用了开颅夹闭技术,经证实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处理方式,但该部位结构复杂,同时操作空间小,创伤大,同时也提高了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当前,介入技术和理念都发生了改变,微创介入的优势也被更多人接受。
本期案例分享,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则采用泰杰伟业Perdenser?弹簧圈治疗眼动脉段微小动脉瘤的案例。
患者基本信息:男性,60岁。入院诊断为眼动脉动脉瘤。
术前DSA显示眼动脉对侧壁偏内侧存在一动脉瘤,瘤径测量后为1mm*2mm,属于微小动脉瘤。术中在路图引导下,微导管就位后,采用泰杰伟业Perdenser?2mm*3cm-3D进行成篮,随后用Perdenser?1.5mm*2cm-3D弹簧圈进行填充,并用支架辅助封堵瘤颈口。术后图像显示瘤腔内无造影剂残留,达到致密栓塞。载瘤血管通畅,血流良好。北京泰杰伟业自主研发生产的Perdenser?弹簧圈分为复杂型和螺旋型两种。其中复杂型依靠其°Ω开环配合随机转点的设计,可以良好的成篮,有效保护动脉瘤壁,避免动脉瘤破裂。优异的成篮表现不仅有助于保护动脉瘤壁,更为后续填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弹簧圈头端采用高分子球帽设计,可以确保不会对动脉瘤壁产生损伤,避免术中顶破动脉瘤。根据形圈直径不同所采用的差异化柔软度设计,满足不同大小的动脉瘤填充需求,支撑从成篮到填充直至收尾的全线操作。泰杰伟业超软型弹簧圈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既可以在微小动脉瘤治疗中作为成篮、填充使用,还可以作为中大型动脉瘤治疗的收尾圈使用,均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表现。
作为国内首款秒解脱的弹簧圈系统,解脱方式稳定、快捷,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特别是在动脉瘤破裂治疗时,更是可以做到争分夺秒,降低患者风险。
参考文献:[1]张睿,陈灿中.开颅夹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14(Z1):-.
[2]梁世行,刘成辉,陈旭,等.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不同情况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J].新医学,,48(3):-.
[3]姚江伟,李芸,刘振威.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围术期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78-80.
[4]张健,计跃,裴本根,等.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46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5):-.
[5]PierotL,BarbeC,SpelleL,etal.Endovasculartreatmentofverysmallunrupturedaneurysms:rateofprocedural
- 上一篇文章: 当恶梦再次来袭,是谁把我唤醒一一十年后又
- 下一篇文章: 视频锁孔A2平面侧夹闭动脉瘤窦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