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要早诊断早治疗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患者虽经过手术治疗,成功地取出了颅内血块,但是还没渡过危险期,脑细胞大面积的水肿、坏死,使得这个年仅28周岁的男子,随时都有可能走向死亡。
脑动脉瘤
脑血管瘤一般是指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他还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等。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脑动脉瘤的发生原因仍然不明,目前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因素增加了动脉瘤形成的可能性,某些疾病状态也可能增加了动脉瘤形成的可能性,某些疾病状态也可能增加动脉瘤的发生。研究提示,高血压是动脉瘤发声的一个必备条件,动脉瘤出现的频率,与高血压的程度相关。因此,对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控制高血压是一个关键。
脑动脉瘤临床表现
1.头痛:动脉瘤破裂时,患者会感到头部突发剧烈疼痛,并可引起意识丧失。这种头痛的剧烈程度,常常难以形容,是一种爆炸样、胀裂样难以忍受的头痛。疼痛可向后颈部放射,故患者可感到颈后部疼痛。
2.意识障碍:脑动脉瘤破裂时患者可突发昏迷,昏迷持续时间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量少者,昏迷持续短,约数分钟;出血量大、严重者会导致急骤的颅内压增高、脑疝,深度且持续昏迷者也可突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可因得不到及时医学救助而死亡。
3.恶心、呕吐:大多数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发病后,因颅内压力突然增高、血性脑脊液对呕吐中枢的刺激,都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4.癫痫:约10%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可有癫痫。
5.神经系体检:患者可有意识障碍、昏迷、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尤其是Ⅲ、Ⅳ脑神经)、偏瘫、失语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未破裂的动脉瘤患者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和体征。有可能高血压为首要表现,不确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医院检查而发现动脉瘤。有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颅内神经压迫症状等表现时,需要提防颅内动脉瘤存在的可能。
早发现、早治疗
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诊疗指南指出除高血压、吸烟、酗酒和使用拟交感药(如可卡因)等常见危险因素外,aSAH还包括未破裂的动脉瘤、aSAH病史、动脉瘤家族史(至少1名一级亲属患有颅内动脉瘤)和某些遗传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和Ⅳ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等。
建议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和戒烟、戒的同时推荐多吃蔬菜,建议采用非侵袭性检查方法对家族性aSAH和(或)有aSAH病史者进行筛查。对55岁以下的前循环动脉瘤、男性患者的后循环动脉瘤、直径大于7mm的动脉瘤、有高血压且吸烟者、1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应提高警惕,并在手术或栓塞治疗后立即进行脑血管造影以发现需要治疗的动脉瘤残留或复发。
- 上一篇文章: 小明工作室第六章CT诊断相关题
- 下一篇文章: 执业医师必考的道题大放送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