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主因之一
丁香园神经频道特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韩翔教授做客丁香园微访谈,与广大神经内科站友一起探讨「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脑动脉夹层」。现将微访谈精彩问答整理如下,供大家回顾学习。
hanmm:韩教授,因青年卒中的原因很多,怎么从众多的原因中想到是脑动脉夹层呢?能讲一下症状,体征及需要的支持辅助检查吗?医院老百姓是不可能让所有检查都统统做一遍的,只能非常考虑某个方面,才会让做。韩翔教授:快速识别点:中青年,传统高危因素少,病前有运动外伤/感染史,头痛,horner,卒中。头痛是病史询问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头痛发生通常呈渐进性,也可以表现为突发剧烈「霹雳样」、「雷击样」头痛,颈内动脉夹层患者疼痛常局限于颈部上份前外侧区域或单侧面痛或眼眶痛,最常见的部位为额颞部,椎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后颈部疼痛,患者体征常常有horner,特别是不完全wallenberg都提示夹层可能。基层的检查手段不多,位于颈部的夹层B超可以提示,其他部位的夹层可能需要MRI特殊序列及DSA了!
医院:请问夹层导致栓塞后,在血管内治疗中,是先处理夹层还是先机械取栓?韩翔教授:争分夺秒抢救脑组织是关键,如果DSA下显示夹层有导致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问题或高度栓塞可能,可以一并处理。
kangxiocean:脑动脉夹层可以预测吗?韩翔教授:无法预测!在一些遗传性疾病如:ED综合征4型,马凡综合征,肌纤维发育不良中夹层发病率高。有高血压且偏瘦的人群发生夹层的可能性高些!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特别是迅速或者长时间的头部屈仰等动作,粗暴的颈部手法按摩,反复的咳嗽或者喷嚏,以及尽可能避免病毒等感染,以减少夹层发生的可能性。
hbxzyy:韩教授你好,作为一名基层医生,如何正确的判断颅内血管夹层,是否与腹主动脉及胸主动脉类似呢?如何与卒中相鉴别!有没有典型症状及体征?韩翔教授:对于一个青年卒中,颅内的夹层需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鉴别诊断中,这时高分辩的血管MRI或DSA是诊断的利器。主动脉夹层往往和高血压有关,青年的颅内夹层可能和先天血管的发育或获得性的血管炎症等等有关,有些患者在起病时往往有剧烈运动的病史。可以根据详细的病史询问,及发生卒中前有一到数天的头痛等,考虑到夹层的可能,具体诊断可能要到有高分辨MRI或DSA的医院确诊!
学徒小盆友:韩老师!夹层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和其它类型脑梗有特殊处么?韩翔教授:夹层的抗血小板治疗与动脉硬化卒中初期的抗血小板治疗没什么不同,但疗程不同,大部分夹层患者的抗栓大多在3~6个月,可以到1年,而动脉硬化卒中是终身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具体需要考虑夹层的部位是颅内/颅外,形态是狭窄/闭塞/夹层动脉瘤,病程是急性/慢性等个体化判定,如果有类似遗传等长期危险因素则需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luoyan:韩老师,内科治疗用抗凝治疗还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更有效?请问您是怎么处理的?韩翔教授:目前夹层是否用抗血小板药物还是抗凝药物目前没有定论,抗凝可以用在有高度栓塞可能的患者,抗血小板可以用在相对稳定或者血流动力学紊乱有一定潜在出血可能但需要抗栓的患者,具体需要考虑部位是颅内/颅外,形态是狭窄/闭塞/夹层动脉瘤,病程是急性/慢性等个体化判定。疗程需要考虑恢复情况,复发风险及病因综合考虑,若病因持续存在可能需要长期抗栓。
lffzp:韩老师,能否分享一下颅内血管夹层治疗方面的进展呢,比如介入方面的?韩翔教授:Neurosurgery一篇文章告诉我们为CAD患者发生AIS进行血管内处理是可行和安全的,症状性出血0%~6%,预后良好52%~71%,为血管内治疗提供了证据,但推广应用还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据。
米汀:本人最近遇到几例小脑下后动脉瘤,老师说是夹层,请问造影中判定脑夹层动脉瘤有何具体的方法和标准?是否需要结合其他的影像资料来综合判定?比如CTA,MRA,请老师不吝赐教,谢谢!韩翔教授:小脑后下动脉大多是夹层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往往动脉瘤之前有狭窄,或伴有瘤样扩张。可以结合MRI的管壁检查如T1压脂序列了解有无壁间血肿等,MRA/CTA在有双腔的夹层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大宋快递:教授您好,我看有文献综述说MRA是诊断夹层的金标准,然而我们临床当中大部分还是CTA或者DSA,请问,DSA和MRA相比对夹层的诊断有什么不同?有点和缺点?韩翔教授:最近的文献比较推荐MRI的T1FS序列,不是一般的MRA,而且需要黑血系列才对诊断更有意义。DSA只能看到管腔内情况,所以对内膜瓣或者双腔的夹层诊断率高,对于壁间血肿的夹层敏感性不高。
doc:夹层会形成血栓,会不会像主动脉破裂出血呢?韩翔教授:会!中外膜之间的夹层可以导致夹层动脉瘤,也会破裂出血,在颅外段危险程度小,颅内可能导致SAH。
houqiang:韩教授你好,我们怎么预防?韩翔教授: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特别是迅速或者长时间的头部屈仰等动作,粗暴的颈部手法按摩,反复的咳嗽或者喷嚏,以及尽可能避免病毒等感染。
wabff:请问韩老师,哪些人是高危人群,早期的症状一般是什么呢?韩翔教授:有高血压又偏瘦的人群患病率可能高些,有遗传性疾病,比如:ED综合征4型,马凡综合征,肌纤维发育不良的患者高发。早期症状主要是头痛,头痛后已到数天出现卒中,平均4天。
注:本文获丁香园授权转载!
-------------------------------------------
- 上一篇文章: 干货丨脊髓病变的鉴别诊断
- 下一篇文章: 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脑血管病区率先实施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