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院内死亡病因知多少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卒中类型,尽管内科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SAH仍是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SAH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院内死亡的病因及机制目前尚不是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明确患者死亡的原因和预测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为此,来自美国的学者Lantigua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SAH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测因素,该研究发表于近期的CriticalCare杂志中。该研究名为哥伦比亚大学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项目,连续入组了从年7月至年1月期间就诊的例SAH患者,进行相关分析明确院内死亡率的相关预测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例SAH患者中,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死亡,院内死亡率为18%;其中3%的患者为Hunt-Hess分级1-2级,9%的患者为Hunt-Hess分级3级,24%的患者为Hunt-Hess分级4级,71%的患者为Hunt-Hess分级5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或导致撤除支持性治疗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出血的直接影响(55%),动脉瘤再出血(17%)以及其他内科并发症(15%)。
在这些死亡患者中,42%的患者被宣布为脑死亡,50%的患者在出现心源性死亡时选择放弃进行心肺复苏(其中86%的患者主动要求撤除生命支持),8%的患者尽管进行了全面的支持性治疗最终仍旧死亡。预测死亡率的因素包括年龄、发病时意识丧失、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较大的动脉瘤体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II)生理亚量表评分以及修订的Fisher量表评分。
通过多元分析得出的进一步增加死亡风险的院内并发症包括:再出血、总体脑水肿情况、高血钠、脑干脑疝的临床征象、需要使用升压药物治疗的低血压(90mmHg)、肺水肿、心肌缺血以及肝衰竭等。迟发性脑缺血、血管痉挛导致的恶化或梗死并不能预测死亡率。
该研究结论认为,最小化早期脑损伤以及动脉瘤再出血的策略,以及预防和治疗内科并发症,是最有希望进一步降低SAH死亡率的治疗方法。
编辑:程培训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上一篇文章: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及术后护理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