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澎援渝半载已归来,无尽牵挂在重庆h
白灵片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72.html
编者按
6月25日,根据山东省卫健委统一部署,由滨医附院神经外科杜洪澎、肝胆外科朱文涛、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万彬组成的第二批扶贫协作重庆医疗队,赴医院开展为期6个月的鲁渝协作扶贫支医活动。期间,队员们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努力将经验、技术、特色疗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有效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健康状况,为扶贫支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同时,医院的医护员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悉,12月26日,杜洪澎圆满完成医疗援渝任务,顺利返程。根据重医院的需求,朱文涛、万彬的支医时间延长至年8月。
6个月的援渝任务结束了,杜洪澎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奉节县受经济条件制约,人口基数少,贫困人口多,病人多,县医院规模小,缺少多种手术器械及临床用药,医疗救治不够规范,医务人员流失严重。自年6月医院外二科以来,与医院同事互相协作顺利,在科室建设、查房、讲座、手术、新技术开展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医院开展新技术6项,包括微创单侧入路双额叶血肿清除术、B超导航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多发动脉瘤一侧开颅夹闭术、脑干出血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血肿清除+显微AVM切除术、颅内压监测植入术等,目前脑出血软通道穿刺及显微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已成为科室常规手术,常规多次进行学术讲座、教学查房以及病例讨论等,帮助医护员工完成课题的结题和文章撰写工作,同时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义诊和志愿者活动,下乡以及到福利院服务多次。
医院神经外科病种上脑外伤、脑出血多,都是急危重症,我从查房、病例讨论入手,把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理念灌输给大家,同时要求手术尽量使用头架及显微镜,手把手予以教会使用,从术前准备、谈话沟通、体位、手术入路、显微器械选择、止血、吻合、预防并发症等细节深入交流,使手术标准化、微创化,病人预后好恢复快,年轻医师也得到迅速成长。半年时间内我先后进行了神经外科显微基本功、翼点入路、侧裂分离及动脉瘤夹闭手术、脑出血血肿扩大征象、颅内病变精确定位及手术设计、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干出血精准穿刺引流术、幕上及窦后病变无血快速开关颅技术标准、显微血管吻合技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压监测技术、加速康复(ERAS)等讲座,病人管理上推广按照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专家共识、脑脊液外引流中国专家共识、重症患者术后癫痫、感染诊治、消化与营养管理、气道管理专家共识等进行,使医护员工理念及理论均得到很大提高。
医院的多发病常见病,我首先和大家对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隆德概念、阶梯减压等理念进行了探讨,经过医护员工的共同努力,目前颅脑损伤的诊治、药物应用、围手术期处理、后期康复等逐渐规范化,手术操作更加标准化,特别是开展了颅内压监测术。严密监测颅内压并有效干预颅内压增高,维持恰当的脑灌注压,是治疗颅脑外伤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早期颅内压监测进行颅内压增高的规范化阶梯性降压治疗,及时通过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去骨瓣减压术达到手术减压的目的,使颅内的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最大限度的降低继发性脑损伤。手术操作上多采用直切口小骨窗处理多发脑损伤,减少了无效暴露,病人恢复快。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人多,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管理、抗感染、颅内压监测心电监测、营养支持等需要专业的NICU集中救治,工作中配合主任护士长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NICU尽早建立,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根据病因及分型采用个体化治疗,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手术中显微操作减少损伤、术后康复均按照科室操作规范实施,实现了微创精准、病人花费少、恢复快。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上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及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已经普及,基本取代了原来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一般血肿较小(幕上小于30ml,幕下小于10ml),病情较轻,无血肿扩大征象的采用控制血压等保守治疗;出血6小时以上血肿稳定,血肿位置较深,家属拒绝开颅者采用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对血肿量大、临床症状重、已经脑疝形成者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出血位置较浅,病人未进入脑疝形成者均可实行显微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医院条件灵活处理,微型颅骨钻、不同型号钻头、引流管、显微剪刀剥离子等器械分门别类。在血肿定位上采用体表标志及CT定位的三维定向法确定,术中坚持显微操作,避开功能区,保护脑组织神经血管不损伤,轻柔吸引,将血肿夹碎,从中心到周围分块吸出,显微镜下看清出血点,轻轻吸起出血点予以电灼,结合明胶海绵止血纱布压迫止血,病人未出现并发症,恢复满意。
以前颅脑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等平诊医院就诊,在手术室配置、显微器械使用、脑出血急诊手术操作等规范化、微创化基础上,精准设计手术入路,我们陆续开展脑膜瘤、胶质瘤等常规肿瘤显微切除术,尽量使奉节当地群众就诊不出县。有一例患者因癫痫发作入院,经检查发现患儿右顶叶功能区生长了一个颅内肿瘤,肿瘤性质考虑低度恶性脑胶质瘤。对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残忍至极。这个巨大肿瘤就像一块巨型石头重重的压在女孩一家心上,懂事的女孩没有哭泣,然而家人却泪如雨下。我们做好精心准备及术中预案,医院没有导航及电生理监护的现实,采用术中彩超定位的办法,在麻醉科、超声科、重症医学科的支持与配合下顺利完全切除右顶叶脑胶质瘤切除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牵制着女孩命运的肿瘤终于被完整切下,患者恢复顺利出院。
秋冬季节后天气开始降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增多,经造影证实为动脉瘤后,我陆续开展了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及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术前我反复研究CTA上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基底、瘤颈指向、与周围结构床突等的关系、血管痉挛程度等,会同手术相关医生认真地讨论了手术入路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步骤及防范措施。麻醉后经翼点入路开颅,上显微镜,精心分离外侧裂,清除血肿,暴露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并探查到动脉瘤,分离动脉瘤颈用金属钛夹齐根部将动脉瘤夹闭,检查供血动脉是否通畅,严密关颅,手术顺利完成。再加上有些动脉瘤采用动脉瘤栓塞等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就有了双刃剑。
脑干出血是脑出血中最危重的一类,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恢复差,一直被认为手术禁区,医院也仅少量开展。目前穿刺置管引流术不需开颅,操作简化,手术时间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已成为基底节、脑叶、小脑等部位出血日趋主流的手术方式,但脑干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脑干出血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脑干出血部位深,周围神经血管密集,因此穿刺置管引流术需在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下进行,以保证穿刺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我指导科室采用三维定位技术开展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一例患者邓女士,40岁,因“突发昏迷6小时”急症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入院时处于深昏迷状态,GCS4分,自主呼吸微弱,生命体征不平稳,CT提示脑干出血(量约10ml)。患者中年女性,是家里的顶梁柱,但经济条件较差,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采用血肿三维定位技术,共同为患者行“脑干血肿软通道穿刺外引流术”,术后予以尿激酶融凝治疗。该手术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家属容易接受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生命体征稳定,GCS7分,复查CT示置管成功,血肿引流效果好,患者在进一步恢复中。并且自引进显微镜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脑出血的治疗基本实现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的转变,明显提高了微创化精准化水平。这些手术的开展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及知名度上了一个台阶。
业余时间我不忘学习,总结经验,在核心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投稿一篇已被接收(待发表),利用周末时间积极参加医院义诊活动,多次在兴隆镇、平安乡、医院义诊,并举行科普知识讲座及教学查房。在第十四个世界卒中日参加医院神经科在住院部门诊大厅开展的卒中日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传播“脑卒中”知识,普及老百姓对卒中认识,提高早期发现轻型卒中的能力。
工作生活上医院老师们给予了极大支持帮助,通过辛勤付出,我已经完全融入到医院的工作生活中,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医院陈强谱副院长还到医院看望了我。询问了生活的情况,并到所在科室了解了工作情况,同时还给我带了家乡的特产,使我在外地工作的同时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吃到了家乡的味道。
半年时间过的很快,虽然我开展并开创了大量的工作,工作中严格医疗质量安全,把最新的发展理念及先进技术带到奉节,医院提出的争创三甲标准还有很大距离,颅脑损伤脑出血的规范化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脑卒中中心建设、神经内镜手术、神经肿瘤、脊柱手术、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开展等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我将通过电话、
- 上一篇文章: 朱良付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困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