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检查的金标准血管造影
对于脑血管造影的检查,通俗来讲就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脑部的血管或动脉当中,然后摄取头颅片,观察脑血管的位置和形态的变化。这一般是用来诊断脑血管疾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DSA对脑血管病诊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
通过血管造影可以具体了解血管的形态学变化,如走行、分布、移位、粗细及循环时间的变化等。最终确定病灶是血管本身,还是颅内其他部位病变引起血管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需做脑血管造影(1)脑出血病人而有手术抢救指征者,但血肿位置不明确,需要作脑血管造影。
(2)脑出血疑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
(3)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为了明确诊断,以便手术治疗,必须作脑血管造影。
(4)脑瘤病人有中风发作,不能与脑出血、脑梗塞鉴别时,也可考虑作脑血管造影以帮助鉴别诊断。
(5)颈内动脉颈外段病变时,有手术条件者,应进行血管造影。
禁忌症①老年性动脉硬化者需慎重。
②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③造影剂过敏者。
④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实施方法首先在接受造影前,病人必须先作药物(碘剂)敏感试验。无不良反应时,方能接受造影。但造影前必须安排病人禁食、禁水,避免恶心呕吐。随后用肥皂水把患者的颈部洗净。造影时让病人平卧,将颈部稍垫高,保持安静,不要转动头部,局部麻醉后,在病变侧颈部用穿刺针,刺入颈动脉,快速(1秒钟)注入药液,拔针后压迫10~20分钟,防止颈部形成血肿。同时进行X线拍片,可使脑血管显影。
风险(并发症)常见局部并发症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全身性并发症一般是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恶心、呕吐、休克及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术前需常规做碘试敏。目前常用的非离子型有机碘水造影剂,具有低毒、低渗度、低黏度等特性,且能很快经过肾脏代谢出来,安全性明显提高。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脑梗塞、失明、面瘫及神经系统损害等,发生率仅为0.6%~1.9%。
价格MRA元(医保报销)
CTA元
DSA-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正是医生工作的价值与核心所在。医患双方相互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就能够营造出一个全面客观、温馨、和谐的良好关系,共同携手对抗疾病,呵护健康!
- 上一篇文章: NEJM病例教你如何鉴别最常见的九种头
- 下一篇文章: 学习班通知2016年脑血管超声诊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