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这枚ldquo定时炸弹r
作者: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医院刘莉
15岁的小胡是长沙市的一名中学生,平时喜欢玩手机,有时甚至玩大半夜。上周五,小胡又玩手机到了凌晨两点钟时,突然感觉头痛、想吐、右侧手脚有些发麻。
小胡当时并没在意,昏昏沉沉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后,小胡头痛剧烈,右手、右脚使不上一点劲,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父母发现不对,立即将他送到医院就诊。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匡卫平接诊后,建议小胡立即做头部相关检查,结果MRI提示其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破裂出血,情况危急,须立即手术治疗。经紧急手术后,小胡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什么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脑血管瘤又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血管瘤等,是一种先天存在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可达95%,偶见于脑干和脊髓。
匡卫平主任医师介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它其实是一种脑血管的畸形,是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有遗传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高发年龄为30~4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就像人脑内的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出血。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有哪些?
头痛:轻微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平时大多无特别明显的自觉症状,而是在肿瘤逐渐增大、颅内压增高,压迫而刺激脑膜、血管及神经受到刺激牵拉所致。头痛症状会随着肿瘤的长大而加重,特别是在破裂时会引起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
呕吐:由于肿瘤的生长、颅内压增加而刺激延髓呕吐中枢、迷走神经受到刺激牵拉引起。头痛严重时并发呕吐,常呈喷射状。呕吐也是脑血管瘤的典型症状,但患者及家属往往误以为是肠胃疾病。
视觉障碍:肿瘤压迫到视神经,或颅内压的增高致视神经乳头水肿,日久可致视神经萎缩而影响视力减退、复视、偏盲甚至失明。
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有头晕、幻视或幻听等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颈项强直、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有哪些主要的诊治方法?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也愈发快速准确。目前,头颅核磁共振是检查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使绝大部分患者免于做创伤性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明确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头痛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保守治疗,并随访观察,无需手术;而因破裂出血或病变巨大则会引起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者,应进行血管瘤瘤体切除及血肿清除术;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不仅要切除海绵状血管瘤,而且还要切除致痫灶;对于病灶部位不宜进行切除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经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解除,预后良好,能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
为什么要早发现颅内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常有自发性的出血倾向,就像人脑内的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破裂出血。另外,高血压、情绪波动、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剧烈运动、外伤、大便过于用力等,都可能引起或加重出血。
因此,匡卫平提醒公众首先应重视体检,早发现是否患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患有颅内血管瘤的患者,生活中注意保持情绪的平稳、少熬夜、规律作息,一旦出现突发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应高度怀疑是否发生了海绵状血管瘤破裂等脑血管疾病,这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神经指南神经白塞病诊断与治疗的国际共识
- 下一篇文章: 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