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争飞Syphonet取栓支架成功治疗左

时间:2022-6-27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术者寄语

针对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直接有效且被广泛认可的治疗方法。随着取栓理念的发展以及制造工艺的进步,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迭,这些更新使得手术时间逐渐缩短,手术效率大大提高,临床医生可以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元。

目前国产器械也已经拥有非常卓越的性能,加奇生物自主研发的Syphonet?取栓支架是一款基于临床真实需求并得到临床实践验证的并且各方面性能优异的取栓支架。

本期嘉医院马争飞教授,展示Syphonet?取栓支架成功治疗左侧颈内动脉闭塞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72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6小时”入院。

简要病史

现病史:患者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上肢不能抬举,不能站立行走,伴有言语不能,口角左歪,有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急诊送至我院,初步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程中无发热,无肢体抽搐,无二便失禁。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详;有2型糖尿病史3年,自服格列齐特,血糖控制不详;有冠心病史20年;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入院查体情况

T:36.2℃,BP:/78mmHg,HR:89次/分,体重72kg,意识模糊,精神差,查体不合作,颈软,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左侧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GCS:10分,NIHSS:22分,mRS:4分,病前mRS:0分,洼田饮水试验不配合。

术前影像学检查

急诊头颅CT提示:颅内排除出血,ASPECT评分10分。

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CTP提示: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CBF/CBV不匹配,存在缺血半暗带。

治疗经过术前讨论

初步诊断:

急性脑梗死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术前评估及诊疗计划:

患者发病6小时,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头颈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CTP提示: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CBF/CBV不匹配,存在缺血半暗带。患者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无静脉溶栓适应症,有动脉机械取栓治疗指征。经过与家属的充分沟通,家属理解手术风险,同意手术治疗。选择右侧股动脉穿刺置管,给予脑血管造影术+动脉取栓术。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8F股动脉鞘

5F猪尾导管及单弯导管

0.in泥鳅导丝

8F导引导管

0.in微导丝

0.in微导管

6F抽吸导管

加奇4x30mmSyphonet?取栓支架

手术过程1

术前右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

左侧颈总动脉造影:左侧颈内动脉闭塞、颈外动脉无代偿。后循环造影未见向前循环代偿供血。2

8F导引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1段,微导丝微导管引导下将抽吸导管置于C3段,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闭塞。

3

输送微导丝微导管小心通过闭塞段,回撤微导丝后推送并释放4x30mmSyphonet?取栓支架,手推造影可见远端血管部分显影。

4

等待5分钟,待4×30mmSyphonet?取栓支架与血栓充分融合后,抽吸导管前进至血栓近端,利用SWIM技术,持续负压下将抽吸导管及取栓支架拉出体外,Syphonet?取栓支架上可见暗红色血栓,左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造影示血流通畅,TICI分级3级。

术后情况术后即刻影像及患者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颅脑MRI示左侧顶叶及基底节区散在急性梗死灶。

患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神志清楚,精神可,言语欠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侧鼻唇沟稍浅,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术后GCS:15分,NIHSS:2分,mRS:1分。

病例总结

1

该病例手术难度不大,但前后循环代偿不佳,手术再通时间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此外术中栓子逃逸风险较大,故术中使用Syphonet?取栓支架配合抽吸导管“抽拉一体”,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时间及相关风险。

2

Syphonet?取栓支架是通体显影支架,支架打开后显影性良好,可以帮助术中判断血栓位置及融合情况;支架闭环设计,具有较好的径向支撑力;更长的工作长度提升了支架的血栓抓捕能力。

术者简介

马争飞

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成员;宿州市医学会神经重症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病学工作10余年,2年09月-年08医院神经外科进修神经介入,目前已经常规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尤其擅长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沛嘉加奇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1733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