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侯红军射线下的生命卫士

时间:2016-12-13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侯红军认真研究患者病情。(资料片)

  本报记者张晶晶通讯员王倩

  手术室里,他挥汗如雨;生死线上,他争分夺秒。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侯红军身着19公斤铅衣,无惧X射线辐射,常年奋战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甘愿牺牲自己的健康守护百姓的安康。

  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影像科副主任、血管介入外科负责人,侯红军身兼数职,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他不仅要掌握更多的技术,也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每天早上7点,侯红军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按照惯例,他要先去影像科,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头一天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的影像,制定手术方案,这一去,最少要一个小时。

  X光片、CT片、ECT片、磁共振片,各种类型的片子在侯红军手中,仿佛是一个个写满文字的密码本,通过它们,侯红军能迅速判断病人的病情,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

  看完片子,侯红军来不及歇息,他要立马赶往病房,对前几天做完手术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参与各科室的联合会诊。每天,侯红军至少需要做3、4台手术,最多的时候能达到十几台。他在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诊疗技术领域有着深入研究,是介入室里的“全能”医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X射线是可怕的,但是对侯红军来说,它却是治病救人的“利剑”。作为一名从事医学影像综合诊断以及全身各系统介入放射诊疗工作近20年的医生,侯红军每天的工作是在X光、超声波、内镜等设备的监视下将导管、穿刺针等器械插入脏器,达到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由于介入手术要在X射线辐射环境下操作,对身体损害很大。为保护自己,介入医生手术时总要穿上19公斤重的铅衣。不管春夏秋冬,厚重的铅衣穿起来就像蒸笼,一台手术下来,早已汗流浃背,一天下来,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样的艰苦坏境,侯红军却坚持了近20年。

  每当节假日、休息时,总是侯红军最忙的时候。对他来说,只要病人有需要,永远没有下班时。

  6月28日晚上11点多,一名荣成的脑血栓急症患者需要马上做手术,侯红军二话不说,医院,当病人病情稳定时,已经快天亮了。侯红军只能合衣在休息室凑合一会儿,第二天早晨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样的事对于侯红军来说实在是太多了。数不清多少个日夜,多少次紧急召唤,他放下家庭,放弃休息,义无反顾的出现在手术台前。

  作为一名医生,侯红军攻坚克难,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为百姓着想,为患者分忧解难。

  为给患者提供快速、精准、娴熟的医疗服务,每次手术前,侯红军都要反复研究确定手术入路、技巧操作方法、器械需要的角度等,为患者提供治疗效果好,花钱少的手术方案。

  “做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时,给病人多用小型号的弹簧圈,对于医生来说降低了手术难度,但是病人花费高。”侯红军说,手术中弹簧圈是按枚数计算价钱的,医生不能为了自己方便而加重病人经济负担,为此,他反复提高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治疗效果,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几天前,埠口港一名患者因车祸造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眼睛突出,情况十分严重,侯红军主动创新治疗方式,为患者节省了10万余元的手术费用。

  为掌握前沿医术,侯红军多次到外地进修,和放射介入团队一起在威海地区率先独立完成了脑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脑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多种介入腔内治疗术,牵头发明的髌股运动轨迹摄片装置,获得了国家发明型专利奖。

  多年来,侯红军始终坚守着医生职责,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执着无私的奉献着,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山东好人、威海市“十佳医生”、第五届威海市青年科技奖、第四届威海市道德模范、威海市首届医疗卫生优秀中青年卫生骨干人才、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文登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文登大众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398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