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30篇影响因子超50分,民营

时间:2021-3-9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选择、喜爱、坚持才有今天的结果

9月9日,对首都医院神经外科青年医生王泷博士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当天在居庸关城脚下举办的荣耀神经外科大会上,王泷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WFNS)颁发的“全球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

颁奖现场,石祥恩教授(右一)与王泷博士(左一)

坐在台下的导师石祥恩教授也格外欣喜,他感慨新一代神经外科医生快速崛起,更欣慰自医院真正实现了“博研”。

年出生的王泷目前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近30篇,且全部为世界顶级神经外科期刊,累计影响因子超过50分。

短短时间内,王泷实现了从“初出茅庐”到“一鸣惊人”,是什么推动了这名青年医生的快速成长?

青年医生获得行业瞩目

“王泷现在比我出名,很多大会都是他在上边作报告,我在下边听。”石祥恩教授已感受到徒弟在业内真的“火”了起来。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成立于年,是全球最大神经外科学术组织,拥有3万多名医生会员。年起,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设立神经外青年医师奖,每四年一次全球范围内根据发表论文质量选出五名年轻医生(35岁以下)给予颁奖。

历届获得者在国际享有崇高的声誉,不少还成为WFNS历任主席,青年医师奖为行业所看重,成为行业未来领军人物的“风向标”。

此次王泷参选的论文为“颌内动脉搭桥治疗复杂大脑中动脉瘤”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在年2月成为世界著名神经外科聚焦杂志(NurosurgicalFocus)的脑血管重建专刊的封面文章,在中国神经外科领域尚属首次。

最终,王泷从参选的全世界位青年神经外科医生中脱颖而出,这是我国神经外科青年医生首次在临床治疗研究方面斩获此项大奖。

师徒接力一根血管研究30年

“导师做的手术,我进行了更详细、细致的临床总结和观察。”谈及论文的具体内容,王泷告诉“医学界”。

王泷所研究的方向与领域正是石祥恩教授的“专长”。石祥恩教授是国内外血管搭桥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脑缺血较多的医生之一,在颌内动脉搭桥上更是“一枝独秀”。

年,显微神经外科先驱瑞士Yasargil教授首次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于治疗脑缺血疾病,促进了脑血管搭桥术快速发展。但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层血管的搭桥有其局限性,存在移植血管的直径,血流量与颅内主要受体血管不匹配问题。

石祥恩教授和团队所进行的研究解决了上述问题。

年,石祥恩教授医疗团队首先开展了颌内动脉搭桥治疗复杂性脑动脉瘤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开创了一种新的搭桥方式:用桡动脉经颌内动脉至大脑中动脉主干搭桥,与传统手术相比,属于较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满足了脑供血流量,解决以往颞浅动脉搭桥术及大脑中动脉末端搭桥术血流量不足、供体血管与受体不能相互的问题。

“就像建桥一样,这种方式最省材料、最牢固,也能保证河水最快通过。”石祥恩教授这样形容颌内动脉搭桥的优势。

在国际同行中,石祥恩教授开创的这种新术式,凭借节省移植血管,创伤性小,血流量大和开通率高的优点,受到广泛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ysty/1557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