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使肝小静脉闭塞症引起的顽固性腹
文章来源:医院血管介入与疼痛科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H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HVOD的病因复杂。国内发现的大多数病例则可能与食用含有野百合碱植物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有关。目前较为肯定的是过量服用土三七可导致HVOD,这些植物中都含有吡咯烷生物碱,其代谢过程会产生肝脏毒性作用。
由于我国民间中医基础牢固,以及对中药毒副作用认识不足,食用土三七等植物导致HVOD在国外已经很罕见,但在我国仍然可见。
HVOD病死率为20%~50%。HVOD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多数可好转;重型HVOD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接近%。
HVOD的临床表现酷似布一加综合征,多突然起病,上腹疼痛、腹胀,迅速出现腹水,也可伴随发热、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肝脏肿大、压痛。根据其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肝功损害;亚急性期病例则以肝肿大和腹水为主要表现,病史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有时病情隐匿,病程可达数年以上,肝功能损害也时轻时重;慢性期患者可出现肝脏硬化并缩小,脾大、腹水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破裂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
其治疗手段为:早期内科保守治疗,包括:保肝、降酶、抗凝、纠正门静脉高压、纠正低蛋白、腹水治疗,晚期肝移植。
其中门静脉高压导致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治疗十分棘手,常规利尿治疗后,腹水顽固不退而且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归根结底是因为引起腹水的根本原因门静脉高压得不到控制。通过门-体静脉分流术,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对治疗顽固性腹水有良好的效果。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是利用介入器材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建立有效的分流道,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它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导致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项经典技术。
疑难病例示例:
患者,老年女性,因既往有腰腿痛,自行服用“土三七”泡水。近一个月出现腹胀、纳差、小便量少、乏力、右胁不适等症状。结合患者既往服用含野百合碱草药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症并肝衰竭、门静脉高压、顽固性腹水”。就诊于外院给予利尿、保肝、纠正低蛋白血症,中药予以疏肝健脾、行气利水之剂,并多次行腹水抽吸浓缩回输术。患者腹胀症状无缓解,腹水无法消退。遂转入我科,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及保肝纠正低蛋白、利尿等治疗,患者腹胀逐渐缓解,腹水消失,两周后出院。
1
2
图1,2患者自行泡水口服草药及术前照片
3
4
图3,4术前CT及超声图像:考虑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肝淤血、门脉高压、大量腹水
5
6
图5,6手术图片
7
8
图7,8术后一周照片及CT复查:腹水明显减少。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上一篇文章: 脑动脉瘤随时破裂的脑内不定时炸弹
- 下一篇文章: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为产妇护航海拉尔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