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微创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
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患者不能承受之痛
颅内巨大动脉瘤,往往很难单纯开颅夹闭,而介入费用常常需十几甚至几十万,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随着覆膜支架和密网支架的出现,巨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更安全,效果更可靠,但费用仍居高不下。
如何降低介入手术的费用?让更多的动脉瘤患者能接受微创的介入治疗。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反复尝试、博采众长,我们终于总结出几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动脉瘤,采用适合的手术方案,把巨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费用降低了一半以上。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现招募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前来咨询或治疗。
医院
(医院)
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专家团队
李聪慧教授,硕士导师,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北美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石家庄市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国内率先报道微导管成袢技术栓塞特殊类型脑动脉瘤,相关文章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及SCI杂志《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省内较早开展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的介入手术治疗;尤其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微小动脉瘤、椎基底夹层动脉瘤等难治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省内领先。曾两次受邀在全国神经外科年会和台湾神经介入放射学年会介绍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曾承担省卫生厅重大科技攻关课题3项,获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29篇,SCI论文4篇,国家级论文17篇,参编专著4部。(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方法提高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同时降低费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接受微创、高效、安全的介入治疗)
高不郎教授,硕士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博士,美国波士顿Tufts大学脑血管病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心博士后,加拿大介入放射学会会员,欧洲放射学会会员,上海医院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主攻脑动脉瘤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及脑动脉瘤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血管支架内增生狭窄及随访研究、脑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脑血管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Stroke,BrainReserch,ActaNeurophychiatricia,NeurologyIndia等SCI收录期刊审稿专家。发表SCI论文31篇,其中Stroke,Neuroradiology,Neurosurgery等著名杂志7篇。
杨磊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在医院完成博士课题,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研修,主攻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擅长:每年完成上百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的介入手术治疗;对椎基底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椎基底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还擅长急性脑血管栓塞的取栓及动脉溶栓治疗;发表文章数篇,SCI收录3篇。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1项。
范琼瑛博士后,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省自然基金1项。
研究方向:颅内动脉瘤形成机制和血流动力学分析,对计算机模拟血流动力软件有较深厚的造诣,主攻计算机模拟血流动力学并应用于复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医院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介入治疗和基础病因研究方面实力雄厚。李聪慧教授率领的临床治疗团队每年完成几百例的动脉瘤介入手术,技术水平和操作难度省内领先。高不郎教授率领的病因研究团队拥有国际先进的动脉瘤三维模拟软件,全真模仿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过程,探明动脉瘤的发生、转归机制,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所有动脉瘤临床数据在先进的三维模拟软件中计算,准确评估手术方案、治疗效果和转归预后。
要命的颅内不定时“炸弹”-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是一种脑动脉血管壁局限性瘤样扩张的疾病。虽然叫“瘤”但不是“肿瘤”。它是一种可完全治愈的疾病,多见于20-60岁年龄,女性多见。临床表现:(1)破裂表现: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热,可伴抽搐、意识障碍及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头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动脉瘤常反复出血,再出血后病人症状将加重,意识障碍加深,约60%患者死亡。(2)破裂先兆:头痛加重痛、视力减退、恶心、颈部僵痛等。(3)压迫症状:瘤体增大后可出现头痛,呈搏动性;亦可出现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偏瘫、失语等。
我国脑动脉瘤的发病率为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5%和8.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闭经后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密度降低可能是脑动脉瘤风险增加的原因。
早期诊断:无创CT和磁共振血管成像(CTA和MRA)可以早期发现大多数脑动脉瘤。因为CT有放射性,建议首先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MRA元)。
最终诊断: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于破裂出血或CTA、MRA怀疑或明确的动脉瘤需要进一步治疗的要行DSA。
治疗:对于有明确动脉瘤患者,如果破裂或有破裂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术:传统的方法,效果可靠,费用较低,但创伤大,恢复时间长。
介入栓塞术:近20年发展成熟,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但费用较高。
少数动脉瘤可能要采取复合手术(开颅+介入)才能解决,但总之,安全、高效、低廉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承诺:让更多的动脉瘤患者能接受微创、安全、高效的介入治疗。
- 上一篇文章: 腹主动脉瘤AAA问答
- 下一篇文章: 心跳的感觉局部麻醉下栓塞破裂脑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