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新福百家百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策略

时间:2019-2-6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作者:陈强,尚宏亮,贾振纲,高弘,李建军

医院神经内二科

导读

复杂性脑动脉瘤是指由于动脉瘤的部位特殊或形态特殊,又或瘤体过大,以及因瘤颈过宽,导致治疗难度增大、治疗方式复杂的一类动脉瘤。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多种技巧的应用才有可能成功,提供一个实战病历,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以“左侧肢体力弱、麻木35天”主诉入院。头颅CTA: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前后段交界处动脉瘤。入院前曾因“动脉瘤破裂出血”医院住院治疗21天。

DSA回报: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可见一14mm×11mm椭圆形动脉瘤,载瘤动脉为大脑中动脉M2段主干,其眶额支直接发自瘤体底部。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可见一5mm×4mm球形动脉瘤。

右侧动脉瘤属于大动脉瘤!破裂风险大,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手术指征明确,家属求治欲望迫切,在排除禁忌症后给予尽快安排手术!

术中存在困难

第一,该动脉瘤,瘤颈较宽,栓塞过程弹簧圈容易脱出,导致栓塞失败。

第二,如何在栓塞过程中保护发自瘤体底部的眶额支不被栓堵进而诱发急性脑梗。

01

方案一:冰激凌技术(支架托举弹簧圈)

?用泥鳅导丝将6F-Naviven,通过8FGUIDING,在路图下缓慢送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再将Headway17(标记为A)微导管,在0.微导丝的引导下通过Naviven超选入动脉瘤体内进行预留。重复上述步骤将另外一根Headway17(标记为B)微导管也超选入并预留到动脉瘤内。根据测量选择Solitaire颅内支架系统引入微导管(A),将支架输送致动脉瘤体中部精准半释放。

?选用MicroVention8mm—30cm弹簧圈,通过Headway17(B)缓慢进行瘤体栓塞,反复尝试后发现无法实现预计的弹簧圈托举,弹簧圈总是向瘤体底部盘旋(栓堵住了瘤体底部所发出的侧枝),且有缠绕支架的风险,随之放弃该方案。

02

方案二: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

?双导管、双支架同时释放,保证M2段主干及瘤体所发出的眶额支通畅。

?通过微导管A回收支架。将微导管A缓慢退至大脑中动脉M1段(中部),在0.微导丝的导引下进行超选M2段主干,将微导管A头端对应瘤体9点钟方向,后通过微导管A将支架缓慢半释放到预定位置,保证支架尾端至于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

?根据需要进行微导管B的头端蒸汽塑形,在微导丝的导引下将微导管B缓慢送至瘤腔内,进行侧枝开口的超选。多次尝试、反复超选,因侧枝开口与瘤体成角太锐而超选失败,随之放弃该方案。

03

方案三:支架辅助双导管弹簧圈栓塞技术

?回撤微导管A,支架保持不动,通过微导管B在瘤体底部眶额支开口方向小范围内进行弹簧圈的半释放,将眶额支开口处用弹簧圈充填!

?通过微导丝将微导管A输送至瘤体腔内,然后通过微导管A进行对瘤顶部其余空间弹簧圈的缓慢致密栓塞。

?通过微导丝将微导管A输送至瘤体腔内,然后通过微导管A进行对瘤顶部其余空间弹簧圈的缓慢致密栓塞。

?将微导管B内的弹簧圈缓慢退出,造影证实,眶额支开口良好,血流通畅,将回收的弹簧圈通过微导管A再次进行致密充填!

?栓塞完毕后,缓慢回撤微导管A,通过Naviven造影,了解充填情况。最后熔断释放支架。术毕,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3天!痊愈出院!留影为证!汇报完毕!

大家都在看

┣天新福-百家百言

周振华:重视狭窄,也要重视再狭窄—脑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防治的思考

┣天新福-百家百言

鄂亚军:早期显影静脉~AVM诊治的一扇窗

┣天新福-百家百言

吴志林:同轴技术快速建立取栓通路

┣天新福-百家百言

朱良付教授:球扩支架在AIS再通复流治疗中的应用

┣天新福-百家百言

马良:逆向开通串联病变抽吸技术的应用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颈动脉支架置入技术培训班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脑静脉及静脉窦病变诊断和治疗培训班

陈强,尚宏亮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看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by/1375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