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冰淇淋,竟然吃出了ldquo脑结

时间:2020-12-5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昨天,不黄的一个朋友发来了SOS求救信号。

这两天青岛的天气比较闷热,动不动就出一身汗。

这位意志力薄弱的朋友,没忍住去便利店买了根冰淇淋。

咔咔咔,3口就吃完了一整根。

吃的时候很爽,吃完之后就开始疯狂头疼。

那种感觉好像脑袋里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其实这种经历很多人应该都有过,就是猛的吃口冰淇淋或者喝一口冰可乐,之后都会突然头痛。

不过这种痛感一般只持续几十秒就停止了。

不黄这朋友就不一样了,吃完之后疼了十几分钟,好像有人拿着针不断的在扎他的太阳穴,那种感觉简直生不如死。

他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就吃了几口冰淇淋么。

在正式回答他的问题之前,不黄先问了他一个问题:下次还敢吃冰么?

不敢了?ok,那我就跟你说说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种因为吃了冰淇淋或者喝了冷饮后带来的头痛,有一个学名叫“冰淇淋头痛”。

这种痛感是寒冷饮食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导致的。

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案例来了解一下。

塑料水管想必大家都知道,本来正好好通着热水的,突然切换成冷水,水管就会骤然收缩。

在身体上也是这样,我们的血液温度本来是比较高的,这时候突然吃一口冰的刺激一下,就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

血管收缩的结果就是血液无法正常的流通,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痛的感觉。

冬天的时候用冷水洗头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冷水刺激了皮肤导致血管猛烈收缩,血液无法正常的流通。

夏天的时候洗完头,如果不吹干就出门也会出现头痛的情况。

经过热水冲洗后会毛孔大张,不处理干净就出门,风邪会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身体。

为什么有的人痛的时间长有的人痛的时间短?

这事儿和脾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总爱吃凉的,会伤到脾胃,进而导致无法运化出足够的气血、津液,更没有办法保证肝胆经络得到好的濡养。

两侧太阳穴正是我们的胆经循行之处。

《灵枢·经脉第十》中提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肝胆经络没有好的濡养,气血本就不足,再吃点凉的去刺激血管收缩。

这个时候不头痛,才怪呢!脾胃越差,疼的越厉害。

这种伤害不仅仅体现在头痛上。

楚天都市报曾有过一则这样的报道:

55岁的武汉人老赵,因为天气太热,吃饭的时候喝了三瓶冰镇啤酒。

接着就去洗了个热水澡。

当他把淋浴头对着腰部喷洗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浑身疼痛,然后就昏迷过去了。

家人发现医院。

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是经过了这么一阵冷热刺激,他的脾动脉瘤“爆”了。

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流出了毫升的血。

这相当于人体80%的血液量,老赵的呼吸、心跳一度骤停。

连夜做了手术,过了整整一夜医生才把他的生命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老赵是因为身体里面有脾动脉瘤,血管本来就不够通畅了,再这么一刺激,结果就爆了。

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一类的人群,也要特别小心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血管,根本没有办法承受骤然的冷热收缩刺激。

很多朋友产生疑问,夏天那么热,如果还不能吃点凉的东西消消暑,岂不是要热死了。

其实不然,越是夏天,越要来点热的东西。

这个季节,天气炎热,阳光照射的时间久,外部的阳气也很足。

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补充身体的阳气。

阳气是充斥在空气中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老吃凉的,导致全身的皮肤、毛口都紧紧的收缩、闭合,阳气还怎么进入咱们的身体呢?

而且,夏天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身体微微出汗。

内经有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这个“溉”描述了一种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出汗就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潮潮的、微微的出汗,才能出透汗,才是有意义的出汗。

如果我们总是吃凉的,不但汗出不来,还会加重身体里的寒邪。

其实,在夏季出汗,不光是能排出体内的寒湿,对脾胃也是大有裨益的。

咱们中医认为,出汗的这个过程,是手太阴肺开在表,太阴肺开在上也有利于太阴脾开在下。

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利于脾胃的恢复。

咱们以前常说的“开太阴”,不只是说排便,出汗增多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微微出汗是好的,那出大汗呢?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又该怎么解释呢?

有一类人,动不动就满头大汗,出的汗如水状,一滴一滴的,这样虽然看起来出汗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出透汗。

像水一样的汗,是很难濡养好皮肤的,出再多的汗,皮肤依然很干。

这种出汗,就是因为在表阳气不足,固摄不住造成的。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正确的出汗呢?

一、不要长期吹空调

长期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人体汗腺关闭,影响正常的代谢和分泌。

而不得不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人,也应该注意多喝热水,或者多喝温热的大米汤。

既能有效的促进排汗,对消暑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晒太阳

晒太阳,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是一种主动出汗的方式。

每天中午吃完午饭,晒半个小时的太阳,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让身体的能量逐渐被激活。

三、蒸桑拿

偶尔去蒸蒸桑拿,借助外力把阻塞的毛孔打开,有利于夏天出透汗,也有利于缓解身上痒痒的问题。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蒸桑拿本身会大量消耗身体里的津液,如果要蒸桑拿的话,一定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津液。

四、三伏贴

三伏天的时候,外界阳气充足。

我们也应该利用好这个时间段充盈身体阳气。

阳气足,固摄能力强,才能把汗液更好的固摄在体表。

三伏贴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祛除身体里的寒湿之气。

寒湿一减少,阳气自然足。

五、经方

久虚之人,无法出透汗,这时候就要从内调理身体了。

四逆汤

原方剂量: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两

参考剂量:炙甘草30g干姜24g附子15g

附子振奋心阳,振奋身体机能,干姜温通经脉,炙甘草保水、保津液。

可以很好的恢复身体机能。

#冬病夏治·三伏贴预售#

三伏天贴5次

一年不受关节痛、腹泻、咳嗽、痛经困扰!

小便不黄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by/1518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