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导向专栏丨医院使用T
今天神经介入资讯“血流导向专栏”为大家带来的是医院使用Tubridge?桥接血管重建术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术后短期影像学随访,欢迎阅读。
年6月29日,医院神经外科李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主任的指导下,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病例,于年10月24日在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复查。
Case
患者,女,52岁,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因“右眼视物模糊、复视半年”于年6月20日入院,术前一周行脑血管造影测量载瘤动脉近远端最大径约4.5cm,瘤体大小约4.5cm*3.cm,瘤颈宽不详,术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片mg,1次/日,波立维75mg,1次/日,持续1周。术前1天行血栓弹力图监测,阿司匹林抑制率、波立维抑制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于年6月29日在全麻下采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置入术。
1-1术前血管造影
术者医院神经外科李吻主任
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主任(带教指导)
手术时间:年6月29日
诊断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
治疗(1)治疗策略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置入术
(2)材料及药物
6F70cm长鞘
6FcmNavien中间导管
6F95cmChaperon引导导管
0.in*cmTranscendFIoppy微导丝
0.in*cmTransendEXPLATINUM微导丝
T-track微导管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4.0mmX45mm一枚、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4.5mmX25mm一枚
(3)手术过程
患者平卧位,气管内插管全麻,双侧股动脉Seildinger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6F70cm长鞘,6FNavien经长鞘,导丝引导下超选至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T-track微导管在TransendEXPLATINUM微导丝导引下,顺利到达大脑中动脉,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4.0mm*45mm经T-track到位。
图1.2术中,T-track微导管顺利到达大脑中动脉
缓慢释放Tubridge?4.0mmX45mm一枚,显影下可视Tubridge?头端打开并锚定于虹吸段,顺利通过瘤颈,经过减张缓慢释放Tubridge?,造影发现第一枚Tubrige?支架近端位于瘤颈部位,不能完全覆盖动脉瘤瘤颈,TransendEXPLATINUM微导丝头端J型塑形后,导引T-track微导管经过支架内腔到达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经过T-track微导管将Tubridge?支架4.5mmX25mm送至微导管头端,缓慢下拉T-track微导管,于第一枚支架近端1/3部位缓慢释放Tubridge?4.5mmX25mm,第二枚支架与第一枚支架桥接良好,继续缓慢释放支架至支架完全释放完毕。
图1.3动脉瘤患者两个Tubridge?桥接置入后造影
为了进一步确定Tubridge?近端的打开状态,导丝经微导管顺利到达远端,初判支架打开良好。术中避免后续按摩支架时的移位,J形导丝反复按摩支架3次,造影显示Tubridge?支架打开并完全贴壁,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改变非常明显,造影剂明显滞留。
图1.4,置入两个Tubridge?支架桥接成功后造影,显示瘤体内血流射入方式改变,血流导向作用明显,可以显示出巨大动脉瘤上方的床突旁小型动脉瘤,该小型动脉瘤术前无法显示。
依次撤出T-track,导引导管,拔出穿刺鞘后,敷无菌敷料,动脉加压器加压止血,安返病房。
(4)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药物建议:拜阿司匹林片mg,波立维75mg,1次/日,口服,连续应用3个月后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结果将后续跟踪报告。
?术前查体:右眼颞侧偏盲,右眼外展时复视,术后第二天出现右侧动眼神经瘫,右眼发胀,术后3个月(9月18日)右侧动眼神经瘫恢复正常,复视消失,右眼颞侧偏盲消失。
术后近4个月脑血管造影复查
右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及3D旋转造影重建,见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95%以上不显影,瘤颈处尚未完全愈合,右侧颈内动脉重建,载瘤动脉通畅,支架覆盖的右侧眼动脉、右侧后交通动脉、右侧脉络膜前动脉均通畅。
1.5术后短期造影复查脑血管造影图像
体会
1,对于这类巨大动脉瘤,单个Tubridge?重建,瘤颈不能很好重塑,为了达到更好的血流导向作用,可以采用两个Tubridge?桥接置入。
2,两个Tubridge?桥接置入疗效确切,短期随访资料得到满意的疗效,推测长期随访会得到更加满意的结果。
3,Tubridge?桥接时不主张释放时采用推拉技术,因为推拉技术可能在瘤体内推出局部支架扩张,血管重建后,支架的扩张部位血管重建后,仍保持略扩张形态。
术者介绍李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年出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师从刘建民教授。年开始从事临床外科工作,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诊治,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曾获石华玉优秀青年医师奖。发表SCI文章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关于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是国内首个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用于治疗颅内大及巨大型动脉瘤,通过利用“血流动力学”原理显著改变动脉瘤内血流流态,降低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内皮细胞沿支架骨架生长,逐渐修复动脉瘤瘤颈,治愈动脉瘤,从而排除“颅内不定时炸弹”。自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ISAT)结果发布以来,介入医学得到快速发展,并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对于大型和巨大型等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常规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面临手术复杂、占位效应、复发率高的难题。年,微创?集团启动了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的自主研发,12年来,Tubridge?支架突破了密网孔支架编织等多项技术壁垒,获得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中国的神经介入领域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血流导向支架;第一个血流动力学研究;第一个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第一个获批进入CFD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的产品。
往期回顾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4例--医院神经介入科
医院脑血管外科姜维喜教授团队湖南首例Tubridge成功置入
医院神经外科汪阳教授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两例
Tubridge魅力绽放黑龙江——哈尔滨医院神经外科史怀璋教授黑龙江首例Tubridge成功置入医院神经外科段传志团队使用Tubridge成功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一例
从“栓塞”到“重建”,福建省Tubridge首秀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ICA巨大动脉瘤一例
医院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医院路华教授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多医院张晓波教授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病例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医院成功开展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大动脉瘤
医院成功开展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医院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两例
医院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经验分享
医院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三例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好赞医院神经外科开展两项新技术
- 下一篇文章: 全面答案年山东继续医学教育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