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吃出来一个大病12亿国人深受困扰
☆最有价值的阅读,从体验博客日报开始
提起“三高”,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就像三道坚实的屏障,堵住了现代人通往健康的道路。
在忙于和“三高”作斗争时,第“四高”已经悄然出现,并成为强大的疾病新因素,它就是高尿酸。《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带你认清高尿酸的真面目,并教你远离它的魔爪。
受访专家: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
医院临床免疫中心主任医师张学武
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赵东宝
10%国人患上第“四高”据估计,我国痛风患者约有万,血尿酸值过高的人约有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数值赶超甚至紧追糖尿病(0.92亿)、高血压(2亿)、血脂异常(2亿)的发病率。
南京一项针对30万退休人员的调查显示,有7.68%的老年人尿酸偏高,年龄越大,得病率越高。
不止中国,第“四高”也成了全球人的困扰。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日本的一项调查则表明,近20%的成年男性,尤其是男性白领患有高尿酸血症。
曾小峰指出:“虽然现在没有确切的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值得警惕的是,高尿酸病例逐年上升,而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老百姓一定要重视这个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
重男轻女的第“四高”24岁的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入职体检中被查出血尿酸偏高,平时身体一向很好的他并没有在意。
前不久,小李为一个项目连续忙了三个月,在庆功宴上和同事多喝了几杯后,他突然觉得左脚大拇趾处剧烈疼痛,服用了一些消炎药,一周后疼痛消失。
但在随后的半年里,左脚大拇趾的疼痛反复发作,几乎疼得整晚睡不着。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得了人们常说的痛风。
像小李这么年轻的痛风患者并不少见。赵东宝介绍:“这病不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会得,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我在临床上见过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7岁。”
近20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初发年龄平均下降了6.3岁,不足40岁初次发病者增加了26.3%。
赵东宝解释说,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代谢终产物,可以说是人体的“垃圾”。人体内有一个可以容纳毫克尿酸的“漏斗”,每天新生成毫克,同时排泄掉毫克。
但一旦“漏斗”中的尿酸过多,或者“漏斗”出现问题,没办法通过肾脏及时排泄尿酸,尿酸就会被带到血液中。
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在临床上就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体现在体检报告上就是“尿酸偏高”。这类人一旦经饮酒、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刺激,就可能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小李的脚趾突然剧烈疼痛正是因此导致的。
高尿酸还是一种重男轻女的疾病。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20∶1,男性占78.1%~95%,女性仅占5%左右,男性的高发群是中老年人,女性则是停经不再分泌雌激素后才会出现。
看不见的尿酸高伤你很深“高尿酸血症是富贵病的一种,算得上是吃出来的病。”曾小峰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动物内脏、海鲜、蘑菇、豆子等食物富含嘌呤,虽然都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吃多了却会引起尿酸增高。
尤其三类人要特别注意:
经常喝酒的人。特别是啤酒,其中含有大量嘌呤,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
所以常喝酒的医院检查一下血液中的尿酸值是否超标。
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不注意休息,劳累,压力大也会增加高尿酸发病的可能,特别是久坐在办公室不运动的白领。
肾脏功能退化的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退化,肾脏功能减弱,没有能力及时排泄尿酸,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值增高。
而尿酸一旦偏高,最容易伤及以下四个部位:
1关节易痛风张学武介绍,血液中尿酸长期升高,会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脚趾、脚踝、膝关节等处会出现急性的剧烈疼痛、红肿等现象。
如果关节炎反复发作,就有可能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甚至不能行走、持物。
2潜伏的“肾脏杀手”高尿酸血症首先损伤的就是肾脏,可引起急、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病。
长期患有高尿血酸症的病人很可能发展为慢性的肾脏损伤、肾脏形态异常、肾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3加重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若不积极控制、治疗,还会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引发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痛风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4和其他代谢疾病互相影响高尿酸通常伴随“三高”一起出现,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比如10%~30%的肥胖病患者都伴有高尿酸,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20%~50%的人都患有糖尿病。
“三多四少”帮你远离高尿酸生活中,有不少人是等到痛风发作才知道自己尿酸高的,其实,体检时,血液里尿酸值升高就是一个“不健康”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想要真正远离高尿酸,专家们建议遵循“三多四少”原则。
多喝水:如果发现自己尿酸过高,每天至少喝水毫升,以增加尿量,尽可能把过多的尿酸排出去,夏季应适当增量。
多吃碱性食物:比如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降低尿酸,特别是夏天用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
多吃苏打类食物:能起到中和高尿酸的作用。平时,不妨随身带一点苏打饼干,每次应酬后吃一点,以降低尿酸。
少吃嘌呤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豆腐等。
少吃火锅: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少服用降低尿酸的排泄药:比如速尿和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以及一些降压药等。
少摄入热量和脂肪:肥胖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嘌呤代谢加速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
小知识: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女性尿酸浓度大于umol/L男性尿酸浓度大于umol/L
哪些人容易得高尿酸血症年龄40~50岁男性多见,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20∶1
肥胖家族史
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
高嘌呤饮食
经常服用某些药物(利尿剂)
-------------------
延伸阅读:
三高到底危害有多大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但是许多病人因缺乏应有的自我保健知识,不注意定期监测血压,使得高血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就会受到致命性打击,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虽然很多人患有高血压,但是对于高血压的真正危害却并无太多了解。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因素,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老年人因为年老体弱,对高血压的抵抗能力更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究竟有哪些危害。
前期危害1. 头疼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3.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4.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中后期危害1. 对血管的损害: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2. 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
3. 脑部常见脑出血和脑梗塞。
4. 使肾萎缩,然后导致肾功能衰竭。
2、高血脂的危害
吃得好了,运动少了,血脂就高了。目前,高血脂症的患者极为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3、高血糖的危害
当血糖值高过规定的水平时就会形成高血糖症。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那么,高血糖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高血糖的危害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
来源:博客日报。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请点阅读原文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昆明儿童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武汉最权威的医院专科医生名单都在这了
- 下一篇文章: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