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一老人脑内藏ldquo炸弹rd

时间:2022-4-29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日,医院脑外二科成功抢救1例脑动脉瘤破裂致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对急症患者行一期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经综合治疗,患者恢复理想,已康复出院。这也是医院独立完成的首例脑动脉瘤复合手术。

今年67岁的陈大娘,吃过晚餐后突然剧烈头痛,而且恶心呕吐,家人立即拨打,被送至医院急诊科。急诊科给陈大娘镇静降压等紧急处置后,做了颅脑CT,结果不容乐观: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破入脑室。于是立刻收入脑外科住院。入院后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意识模糊。科主任辛绍岩诊查患者后组织病历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并进行了基本治疗。患者做完颅脑CTA后,辛主任认真阅片后认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大多位于分叉部,M1段远端动脉瘤较为少见,此动脉瘤约2.0mm×6.0mm,瘤颈狭小,似有血管自瘤颈发出,同时载瘤动脉M1段狭窄,因此手术方式无论是介入栓塞术还是开颅手术夹闭均风险较大。结合陈大娘年老体弱等情况,建议行脑血管造影+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但是,与陈大娘家属反复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后,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接受介入手术,要求行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如果分期行脑血管造影术和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势必耽搁更多的时间,费用也不低,而且动脉瘤随时可能再次破裂危及患者生命,辛绍岩主任最终决定一期行脑血管造影术+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术前协调手术室和导管室,术中需更换手术间。经充分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由李伟主治医师为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造影明确左侧大脑中动脉系轻度狭窄,动脉瘤瘤颈处发出颞极动脉。造影结束后在麻醉师指导下将患者由导管室转运至手术室,由辛绍岩主任主刀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经2个多小时的显微镜下精细手术操作,成功夹闭动脉瘤。清除鞍上池及侧裂池内积血,手术顺利。患者发病48小时内就成功为患者摘除了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解除了生命危险。术后给予行腰大池引流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陈大娘恢复顺利,近日康复出院。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的囊性膨出,临床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80%以上系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约90%的脑动脉瘤平时可无任何症状,一旦破裂,病情凶险,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死亡率为30~40%,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和危险程度大大增加,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后死亡率约为60~80%,是导致“猝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脑动脉瘤被称为埋藏在人脑中的“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目前脑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有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两种方式。两种术式均属高风险手术,各有利弊。有时需要采取介入和开颅手术相结合的方式,临床上称之为“杂交”手术或是复合手术,医院专门设立了复合手术室,为该类手术提供了可靠保障。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均需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结合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进行专业评估,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要求来综合判定,从而为患者选择规范精准的个性化治疗。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易在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时诱发,是一种神经外科急危重症,致死、致残率极高,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家人和亲友突发剧烈头痛,自诉“爆炸样”剧痛,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抽风等症状,应立即拨打,及时医院抢救,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

医院脑外二医院神经创伤和重症专科医联体单位,科室功能齐全,技术全面,设备先进,在各型中、重度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疝,高血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和脑肿瘤等疾病诊治、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在颅内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和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诊断及治疗方面处于本地区领先地位。近10余年来先后安排骨干技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山大二院神经外科进修深造,形成了以辛绍岩主任为首,以李伟和马兆皋主治医师为骨干的手术团队和神经介入专业队伍,开展脑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60余例,手术成功率%,挽救了大量因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重患者,使他们重获新生。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

请加an

本文来源:医院

版权属于原创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jc/1719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