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桥middot白驹过隙白驹球囊

时间:2022-4-29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前言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重要原因之一。年中国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与闭塞研究(ChineseIn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CICAS)结果显示中国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6.6%,伴有ICAS的患者症状更重、住院时间更长,卒中复发率更高,且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复发率升高。

血管内治疗是症状性ICAS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筛选介入手术开通带来可能获益的患者进行开展。

本/期/病/例

01

病史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3岁,因“口角歪斜伴右侧肢体乏力11天,加重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1天突发口角歪斜、右侧肢体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不适。医院就诊,-8-26医院头颅MRI+MRA示:左侧基底节区急性梗塞,右侧大脑前动脉交通前部缺如,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调脂固斑治疗,症状未见好转,-9-3当地复查MRI+MRA提示脑梗死面积较前加大,家属为进一步治疗,遂要求转治我科。

查体

NIHSS评分:8分(面瘫2分+言语2分+上肢2分+下肢2分),发病前mRS评分:0分,发病后mRS评分:4分。ASPECT评分:8分(梗死区域:岛叶皮质、M1上方的大脑中动脉皮层(M4))。

02

术前影像学检查

术前MRI+MRA(外院)

术前CT+CTP

术前DSA

03

术前诊断

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梗死恢复期;

高血压3级(极高危)。

04

术前讨论与方案

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亚急性闭塞,CTP显示小体积梗死伴大面积缺血半暗带,患者介入治疗具有获益可能,故全麻下行左大脑中动脉闭塞开通介入治疗。

04

手术过程

全麻下右侧股动脉入路,将导引导管放置于C1段。导丝越过病变到达M2上干,走行良好,但微导管无法穿越病变。

考虑病变狭窄率极高,考虑球囊逐级扩张病变。因白驹球囊无备货,先使用冠脉球囊1.25*15缓慢扩张病变。

小球囊泄压后撤出,选择通桥白驹?2.5mm*15mm球囊进行扩张。球囊顺利到达病变,缓慢打压充盈扩张病变。

撤出通桥白驹?2.5mm*15mm球囊。交换支架微导管到位,输送并释放自膨支架,支架释放后造影示仍存在重度狭窄,前向血流恢复差。

拟进行支架内球囊后扩。因预扩使用的通桥白驹?2.5mm*15mm球囊充盈泄压后回抱形态良好,故将该通桥白驹?球囊再次上行输送。球囊顺利到达至自膨支架内,缓慢充盈打压球囊。

球囊后扩后造影并观察15分钟,前向血流维持尚可,较支架植入后有所改善,故不做进一步处理结束手术。

05

术后处理及影像

术后第一天复查CT:左侧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改变,支架打开良好;左侧基底节、放射冠脑梗塞,与术前对比未见新梗塞灶。

病例小结

我们使用通桥白驹?球囊已有十几例手术,整体感受通桥白驹?球囊到位能力良好,技术成功率高,而一些并发症如球囊扩张后夹层的比例比其他球囊低。除了优良的到位能力,通桥白驹?球囊产品规格全,更精准地适用于各部位的狭窄病变;球囊输送系统长度cm,更容易出中间导管头端,对于取栓合并狭窄的病变更匹配长中间导管的使用。在此病例中,我们在后扩中使用了预扩充盈泄压过的通桥白驹?球囊,由于其良好的回抱能力所以能够顺利到达病变完成支架内后扩,避免了新球囊的使用,节省了患者手术费用。

通桥白驹?球囊设计特点

本期术者

李茂港

医院

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赣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赣州市保健学会脑卒中分会委员;医院神经脊柱脊髓组委员;世界华人神经脊柱专业委员;医院神经脊髓脊柱专业青年委员;江西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疾病青年委员。年赴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一年,从事神经脊髓脊柱及脑血管病的诊治。

专业研究方向:神经脊髓脊柱疾病及脑血管病介入及外科治疗。

刘翰文

医院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江西省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江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赣州市卫生健康拔尖人才;赣州市保健学会脑卒中分会主任委员;赣州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副主任委员;医院医学领军人才。师从江西省神经外科主任委员洪涛教授,年赴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一年神经介入及神经内镜治疗。一直从事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其中3D-DSA联合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介入支架取栓技术居省内领先。自主研发脑医院脑卒中中心救治水平,使我院卒中中心先后获得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及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称号,个人先后获得多次科技进步奖及脑卒中取栓大赛全省第一名、医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及脑肿瘤诊治,擅长介入及神经内镜的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ysty/1719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