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相关科普
颅内动脉瘤相关知识科普
何为颅内动脉瘤?首先大家得搞清楚一点,动脉瘤并不是人们常说的肿瘤,可以说它和肿瘤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动脉血管的某一段局限性的异常扩张,类似于下图。
扩张出来类似于气球样的瘤体我们称之为动脉瘤,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瘤壁薄,易出血,可发生于身体各动脉血管上,临床上又将颅内动脉瘤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前者颅内动脉壁之内层和外层完整,中层发育不良,在血流冲击下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出形成图上所说的气球样瘤体,称其为真性动脉瘤或囊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者动脉之内膜受损,血液进入动脉壁之夹层,在长时间血流的冲击下,动脉壁夹层分离越来越大,积聚的血液越来越多,形成局部隆起;或动脉壁全层受损,局部血管破裂出血,机体自身的保护作用在破口处形成血凝块,后其纤维化,在血流的冲击下局部再向外膨出,形成所谓的假性动脉瘤。因涉及专业性较强知识,具体不在描述。
临床上大部分我所说的动脉瘤为真性动脉瘤,临床上按照患者发病时症状及自身情况又将颅内动脉瘤分为五级(Hunt-Hess分级)
上图表格级别越高同时也代表患者病情越重愈后效果越差。
发病原因: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目前有好几种说法,包括先天的因素如血管本身发育不良,或者后天因素如创伤,感染等因素,但是几种说法中有一个共同的共识就是血流动力学的冲击,在血管本身有缺陷的情况下加上血流动力学的冲击继而形成动脉瘤。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患者90%在发病前并无任何症状,只有少数的动脉瘤患者因瘤体累计到附近的神经而产生轻微症状。在某些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病继而产生以下相关症状。
1突发的剧烈头痛,轻度患者还能保持意识清楚,重度直接进入昏迷状态甚至双侧瞳孔散大。
2直径较大的动脉瘤破裂可直接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甚至视网膜出血。
3部分患者因动脉瘤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而出现相应功能区受损的特殊表现,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精神错乱,兴奋,甚至出现幻觉等症状。
4当大量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血管导致脑血管痉挛继而出现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患者意识可由之前的清楚进展为昏迷,而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也可引起脑脊液的循环障碍,继而诱发脑积水进一步恶化患者神志。
5动脉瘤一旦破裂,短期内再次破裂的几率非常之高,而每破裂一次对患者的损害都会进一步加重,医院的路上因为动脉瘤的再次破裂而直接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诊断因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发病前无任何症状,因此人们常医院进行诊治。
医院一般主诉突发头痛,颈部不适,接诊医生一般会开具头部CT等影像学检查,而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往往表现出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改变。(影像学知识较为专业,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如图下
而症状较重者患者入院时可能已经陷入昏迷状况,其头部CT表现为大量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甚至环池不清脑干受压等情况。
(注: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颅内动脉瘤特有的临床表现)
当影像学检查其表现为SAH时,首先应当对SAH出血进行定性及定位其诊治手段包括CT血管造影(CTA)或者脑动脉血管造影(DSA),其目的是了解出血原因是否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和动脉瘤的位置及形状。
下图诊治原则仅供参考每位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所学标准有所不同。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动脉瘤破裂或者再次破裂!目前治疗的方式包括开放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栓塞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每种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年龄,及患者自身情况,来进行选择。
手术治疗(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
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上图左边)是指开颅后将小金属夹放置在颅内动脉瘤颈部或基底区进而阻断血流。其特点是手术夹闭更为持久相对于血管内介入复发及再次破裂的风险更低,一些位于大动脉分叉处占位效应明显的巨大动脉瘤,存在血管内治疗的技术限制,患者无法耐受或存在抗血小板治疗禁忌症等,开颅显微夹闭对此类患者效果较好。
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上图右边)是指通过介入技术将对血管进行栓塞的技术,通过动脉血管一路将探头送至动脉瘤体将整个动脉瘤用弹簧圈塞满以达到防止破裂出血的目的。其特点是创伤小,致死致残率相对开颅手术较低。
非手术治疗
其原则以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脑血管痉挛,预防脑积水,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相关措施。
护理
护理术前护理术前动脉瘤患者随时有再破裂的可能性,可能前一秒还能正常交流,下一秒可能突然就会陷入昏迷,因为已经破裂的动脉瘤何时再次破裂无可预见性的,因此护理的原则我们只能尽一切的手段来防止动脉瘤的再次破裂。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防止因躁动不安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及早发现出血情况。
2.术前常规禁食禁饮,保持室内通风适宜,防止因着凉而引起患者用力打喷嚏或咳嗽,以免增加腹压及反射性的增加颅内压而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
3.对于伴有癫痫者注意保证其安全,防止发作时受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护理
1.抬高床头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尽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注意观察病人瞳孔的大小、动态观察意识的变化。
3.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严密观察穿刺肢足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温度、颜色和末梢血运情况,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瘀斑形成。
- 上一篇文章: 病例分享眼动脉段大动脉瘤
- 下一篇文章: 椎管内原发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伴全脑脊液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