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膝下截肢术后出现迟发性假性动脉
时间:2016-12-7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导语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詹姆斯库克大学的David教授等报道了一例膝下截肢术后出现迟发性假性动脉瘤的病例,相关的文章发表于近期的JournalofVascularSurgery上,现为大家介绍如下。
文/邹怡新来源/丁香园病例介绍患者50岁男性,18年前,右腿因工作中受挤压伤共手术十次,最终行膝下截肢术。过去2年,患者因残肢慢性疼痛曾三次入院,医生认为是由疼痛性的神经瘤引起,故使用阿片类、神经调质类和抗抑郁类药物治疗。近5周来,残肢疼痛加重,并可触及一搏动的肿块。患者自述假肢不适,并且越发依赖阿片类药物止痛。检查显示,在右侧残肢后方有一巨大的、搏动的、无触痛的肿块。CTA显示该肿块为由腓动脉灌注的,大小63mm×67mm×49mm的巨大假性动脉瘤(图1)。图1CTA示假性动脉瘤DSA证实了假性动脉瘤的血液源自腓动脉(图2)。图2DSA示假性动脉瘤血液来自腓动脉给予血管内选择性导管插入和Amplatzer血管塞栓塞治疗,塞子在接近胫腓动脉主干的时候打开。之后,虽然在即时显像上可以看到有缓慢的血流进入动脉瘤中,但是肿块搏动消失。塞子打开20分钟后行延迟显像,显示造影剂未进入动脉瘤中(图3)。图3延迟显像示造影剂未入动脉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残肢缺血,于治疗后一天出院。讨论截肢术后肢体疼痛是一个复杂和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但是,面对阿片类无效的疼痛,不能遗忘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可能会在动脉损伤几年后突然出现,伴有疼痛和搏动感,也可以在受到较轻的钝性创伤后缓慢出现。该病例假性动脉瘤产生的机制未知,对假体的轻度损伤以及术后的延迟并发症均有可能是其原因。对于该病例,介入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这一病例,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对于不能解决的残肢疼痛,应考虑早期行影像学检查。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上一篇文章: 颅内动脉瘤CTA诊断要点汇总
- 下一篇文章: 3D打印技术帮助医生完成高风险的脑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