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CTA诊断要点汇总
颅内动脉瘤诊断要点汇总。
1、流行病学
颅内动脉瘤总的发病率为1%,70%~80%的颅内动脉瘤为单发动脉瘤,20%~30%为多发动脉瘤。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儿童动脉瘤少见(<20%)。颅内动脉瘤通常位于Willis环或在大脑中动脉的分叉部。约90%位于前循环,10%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30%~35%位于前交通动脉;30%~35%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20%位于大脑中动脉;5%位于基底动脉分叉处;3%位于小脑后下动脉。
2、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发生的临床症状多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5%~95%。第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颅神经病变,以单纯的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还可出现抽搐、一过性缺血性发作及脑梗塞等临床症状。
3、出血位置与动脉瘤的位置密切相关
CT平扫可发现因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根据出血的部位初步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大脑前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少量时血液多积聚前纵裂内,出血量较大时除纵裂、透明隔外,两侧侧裂池可见积血,多对称出现;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液多积聚在患侧侧裂池附近,亦可向内流;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破裂,血液多积聚在外侧裂和基底池处;椎基底动脉瘤破裂,血液多积聚在脚间池和环池;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血液多聚集于小脑延髓池及小脑,或者仅可见双侧侧脑室出血,需仔细观察后循环。
4、是否合并血栓
非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呈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光滑,增强后明显均匀性强化;部分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血液部分呈稍高密度,而血栓部分为等密度,增强后呈新月形和半圆形(偏心性血栓)或靶形(血栓位于血管腔周边)强化,血栓不强化;完全血栓性动脉瘤CT平扫呈等密度,瘤壁可有钙化,呈壳状或弧形高密度影;增强后仅瘤壁环状强化,血栓不强化。
5、血管痉挛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全脑血管不同程度的挛缩变细;迟发期则大多表现为动脉瘤破裂侧血管狭窄甚或闭塞。随访研究显示血管管径恢复,这是与烟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区别。
6、烟雾病
烟雾病患者常合并动脉瘤,容易漏诊,需仔细观察。
7、术后
观察夹闭术后载瘤血管是否通畅、邻近血管有无狭窄闭塞以及术后新发生动脉瘤的检出在动脉瘤患者的术后评估中也是至关重要。对于动脉瘤钛夹夹闭术后,CTA可以较好地评价术后瘤体的闭塞程度、有无瘤颈的残留、载瘤动脉及大血管的通畅程度、有无血管痉挛及瘤夹的放置等。去骨减影CTA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血管周围的骨和金属瘤夹等,清晰显示颅内血管树结构,显示动脉瘤夹附近载瘤动脉是否通畅、有无瘤颈残留及颅内其他动脉走行,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行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CTA图像上线束硬化伪影非常明显,无法用来判断动脉瘤的栓塞程度。
下面分享一部分动脉瘤图像:
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分叉部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及后侧后交通动脉多发动脉瘤
右侧海绵窦段动脉瘤
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
正常头颈CTA
部分图片来源:LuL,ZhangLJ,PoonCS,etal.DigitalsubtractionCTangiographyforthedetectionofintracranialaneurysmsinpatients:福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 上一篇文章: 病案共享椎动脉V4狭窄合并后交通动脉
- 下一篇文章: 病例学习膝下截肢术后出现迟发性假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