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实战佟小光脑血管搭桥十年回顾之四

时间:2020-12-10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刀峰实战

神外前沿

佟小光教授(专访链接)

脑血管搭桥技术十年回顾(四)

本系列首发于年1月;

年五月,一位患者急诊入院,当时表现为头晕、呕吐、视物模糊,考虑后循环缺血;急诊MRI:DWI考虑枕叶散在梗死灶(图1);

图1↑

急诊MRA影像上可见:基底动脉闭塞(图2);

图2↑

MR灌注影像:存在典型的脑干及小脑的大面积低灌注,DWI与PWI相差悬殊(图3);

图3↑

此时,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呢?

由于患者是一位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工程师,只有四十多岁,突然发病,考虑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应该急诊介入开通基底动脉,否则有进展卒中的可能;很多神经内科医生和从事神经介入的医生都同意这一观点。

根据多年在神经内科临床会诊的经验,根据患者脑梗死出现的部位,可以推断血管病变的位置;典型的基底动脉下方突然闭塞、双侧椎动脉开口急性闭塞,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中脑核心区域DWI可见面积不等的梗死区。这是最先出现梗死的区域,如果缺乏这一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难以与血流动力学的梗死相鉴别。

该患者的梗死位置位于枕叶皮层部分,脑干核心区域,尤其是中脑中心区无缺血及梗死区,属于基底动脉顶端血流动力学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降低血黏度等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两周,患者病情平稳后,由于脑干小脑大片低灌注持续,头晕等症状持续,为了降低复发率、缓解后循环缺血症状,做了STA-P2Bypass;

STA-P2Bypass其实是一种简单的bypass手术:

1.分离STA的过程同STA-MCABypass,主要是要取得足够长的颞浅动脉,一般至少要12厘米左右;如果不够长,可以将STA另一分支取下,将两段STA端端吻合起来,这样长度就有保障。

2.手术体位:根据患者的Labbe静脉情况,选择手术入路;如果大脑后动脉P2位置平小脑幕缘、Labbe静脉靠后或不发达,颞下入路即可,手术创伤小,但吻合深度大,需要一定的手术技巧;如果大脑后动脉P2位置很高或很低,或Labbe静脉限制颞下入路,需要用颞极或颞前入路,损伤稍大,但手术野比较浅;该患者是第一例,我们选择了颞极入路,手术野宽敞些,可以增加手术显露;

3.吻合技巧:大脑后动脉的直径与颞浅动脉动脉的直径相差很大;而且大脑后动脉的血管壁比较厚,缝合时容易出现颞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外膜缝合,形成夹层;可以通过局部内膜剥脱术,降低大脑后动脉的血管壁厚度,提高吻合的通畅率。

该患者术后三周DSA造影,STA-P2Bypass通畅(图4):

图4↑

恢复良好,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图5);

图5↑

术后三年复查,搭桥血管仍然增粗、通畅;

图6↑

患者术后头晕等症状消失,无脑缺血发作;

图7↑

小结:

双侧椎动脉突然闭塞、基底动脉突然闭塞,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应该与血流动力学梗死相鉴别;

如介入颅内支架植入难以进行,可以选择STA-P2Bypass;

根据随访STA-P2Bypass可靠,可以解决基底动脉顶端血供问题。

脑血管搭桥技术十年总结,未完待续-欢迎交流、指正!

刀峰在线刀峰在线

更多手术训练器械等,请扫描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1521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