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影象表现

时间:2016-9-10来源:相关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影象表现

男,12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并发作性肢体抽搐于年11月12日救治。患儿7h前突发憋喘伴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憋喘减缓,意识略有好转;但突发双眼上翻、口唇青紫、四肢抽动,伴全身大汗,延续数分钟抽搐停止,意识逐步好转,出现头痛、头晕症状。体检:患儿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眼球运动灵活,视力正常,四肢肌力Ⅴ级,颈软,双侧巴宾斯基征可疑阳性。

影象表现:CT显示左边外侧裂池及左边额顶颞部多发迂曲、囊状扩大的高密度血管影,管壁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图1);MRI及MRA显示左边大脑中动脉扩大,左边额顶颞部见迂曲、增粗的引流静脉,两者间见瘤样扩大的血管,上矢状窦及左边横窦稍扩大(图2)。

图1

头颅CT平扫显示左边外侧裂池增粗、迂曲血管影,左边额顶部血管呈瘤样扩大伴随管壁钙化

图2

MRA示左边大脑中动脉动静脉瘘瘘口处瘤样扩大

图3

DSA示左边大脑中动脉供血的脑动静脉瘘,瘘口处呈瘤样扩大,通过引流静脉向侧裂及矢状窦引流

图4

术后DSA示动静脉瘘瘘口完全闭塞

参与手术:造影见左边大脑中动脉供血的脑动静脉瘘,有静脉湖样结构(图3),向侧裂及矢状窦引流。超选择左边大脑中动脉,将4mm×20mmScepter球囊置入瘘口近心端,复查造影见血流明显下降,先通过球囊导管及栓塞导管将1个Cosmos4mm×12cm及1个Axium4mm×12cm弹簧圈相互缠绕置入瘘口,然后顺次再放入3个Cosmos4mm×12cm弹簧圈、1个Cosmos3mm×7cm弹簧圈,然后注入Onyx胶2.5ml,复查造影栓塞满意,瘘口闭塞,原静脉湖样结构消失(图4)。

讨论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pialarteriovenousfistula,pAVF)典型影象表现为软脑膜或大脑皮质的1支或多支动脉直接与静脉沟通,瘘口处静脉呈动脉瘤样扩大,其间无畸形血管团,静脉扩大引流入静脉窦[1],部份病例管壁伴随壳样钙化及血栓形成。脑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供血动脉、引流静脉、静脉引流方向,瘘口大小和可能存在的危险血管吻合,并能丈量血流速度和压力。本例为左边大脑中动脉供血的脑动静脉瘘,瘘口处呈瘤样扩大,直接通过引流静脉向侧裂及矢状窦引流。本病需与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dAVF)、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和动脉瘤相鉴别:pAVF与dAVF区分在于瘘口的位置及供血动脉不同,dAVF是产生在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和静脉窦的异常动静脉交通,通过异常短路引流入邻近硬膜脑静脉[2];AVM是动静脉之间存在直接沟通的无毛细血管,由粗大的供血动脉、瘤巢和粗大纡曲的引流静脉组成,周围脑组织萎缩伴胶质增生;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构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大或膨出,而无引流静脉。

参考文献

[1]

戴琳孙,凌锋,李萌,等.非Galen静脉脑动静脉瘘的诊断和医治[J].中华放射学杂志,,30(9):-.

[2]

李萍,刘悦,申秀芬,等.儿童硬脑膜动静脉瘘伴静脉窦发育不良1例[J].中华放射学杂志,,41(5):-.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北京中科给我打电话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xgyy/78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